领导人,胸怀宽广,以民族的利益为重,这是促进两党合作、为了民族统一大业和民族再次复兴而付诸的杰出行动!
不过,我实在惭愧。作为南侨机工的后代,我对父辈们青年时代用热血和生命谱写的悲壮历史知之甚微。2005年5月,当全世界都在隆重纪念“二战”胜利的时候,我才通过《凤凰卫视》的主持人陈晓楠,找到王楚英老人,又通过王老找到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相关史料。同年,通过互联网络找到南侨机工云南联谊会、云南省档案馆,最后才找到了今天健在的南侨机工老人王亚六、翁家贵、罗开瑚。南侨机工回国抗战的史实,才向我一幕幕地掀开。
南侨机工多少往事可以追忆(8)
根据王楚英老人提供的南侨机工的有关情况,我在网上搜索有关云南省档案馆与南洋华侨回国抗战的信息,一组关于南洋华侨抗战的简况,还有云南南侨机工联谊会的信息,出现在我的电脑屏上。对着电话号码,我心切地拨通了联谊会。
这是2005年6月初的一个星期天。正巧,对方接电话的竟然是联谊会的联系人、秘书长陈达娅。双方介绍情况后,我请求她帮我查找父亲陈邦兴和大舅王绥和的有关回国资料。十分钟后,她便在电话里告诉我,我父亲是第八批回国,于1939年7月底回到昆明抗战;大舅王绥和的资料和准确时间还要继续找,但联谊会的史料《南侨风》一书中,已提到“文革”期间王绥和遭受迫害自缢而死的事。
放下电话,我无比兴奋。急忙给远在海南的大舅家挂电话,把这一消息通知他们。父亲六十多年前,告别南洋回国抗战的这一页,即将在我的眼前回放。
应秘书长的邀请,2005年7月7日,我在昆明参加了云南省侨联举办的抗战六十周年纪念活动。
2005年7月7日上午,阳光透过茂密的昆明西山公园松林,洒在宁静的山谷里。陆续有各种大小车辆,沿着弯曲的山路开进这里,公祭南侨机工的活动即将开始。这一天,我很早就到达西山公园,间歇中,我来到“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前观看。
1989年,正是南侨机工回国参战50周年之际,为了表彰南侨机工抗日救国的历史功绩,弘扬他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并激励后人,云南省人民政府在纪念南侨机工回国抗战50周年之际,在著名风景区西山,建造了这座雄伟的“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
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碑文,这样写道:
七七事变爆发,日寇猖狂入侵,神州大地,烽烟四起,国土沦丧,生灵涂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