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用餐一边打电话给太平埠的朋友查找。南洋同乡的热情帮助,深深地感动着我。最终,通过郭老的帮助,我找到了太平埠的马燕图先生。据云南省档案馆保存的资料查证,从马来亚太平埠回国的南侨机工就有几百人,是南侨机工的重要发源地。这与当时太平埠经济与接受移民的政策有着相当重要的关系。
2005年10月2日,我从吉隆坡汽车总站乘车,经过将近4个小时抵达太平埠(TAIPING)。这是一条贯穿马来半岛南北的高速公路,南起新加坡,北至泰国。太平就在高速路中间,交通便利。郭仁德的朋友马燕图先生和年轻华侨全德利先生(他祖籍海南琼海)驾驶着一辆韩国现代新车到太平车站迎接我的到来。马先生今年57岁,出生于马来西亚,祖籍中国广东朝阳市,是华侨第二代。现任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霹雳州主席,是马来西亚产业代理商公会前副会长和马来西亚太平旅游协会前会长。他交际甚广,对人热情周到,对大马的历史文化了如指掌。一路上。他说得滔滔不绝,我听得也津津有味。很快,我俩便相见恨晚。知道我的马来西亚太平之行是为了完成家史回忆录和《再会吧南洋》的部分写作后,他操着夹带着潮州口音的普通话感动地说:“以前我们这些华侨都是回国寻根,而你是回马来西亚逆寻根,写父亲的一生,你是孝子。我会全程陪你找到你父亲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十分钟后,我们到了太平市中心古打路(KOTA ROAD TAIPING 62/64号)的美景酒店(HOTEL PANORAMA),住下后我便和马先生开始研究查找的方案。古打路,许多南侨机工曾经居住过,在云南档案馆留存的登记表中,机工们常以中文写成:“太平古打律”(英语ROAD音)。
太平埠,是一个三面环山、面向大海的古城镇,曾经是马来亚霹雳州的州府。人口二十多万,海南人约有五百多人。州府迁移到怡保市后,这里的人口开始减少,以老年人居住较多,是个非常适合老年人养老的地方。
一百多年前的马来亚,是隶属英国的殖民地。拉律马当曾经是北霹雳一个繁荣之地。从1840年一位马来酋长隆加化在尖宝发现锡苗后,拉律马当就变得很重要起来。太平拥有锡矿,是近一百多年来商家和华侨纷纷踏上这块土地淘金的一个重要原因。太平旧称尖宝,之后改成太平是为纪念1874年结束的拉律战争,在1874年1月20日签署邦咯条约后,太平就变成霹雳的一个主要市镇。太平二字是取自华文,意思是永恒的和平。在当时,英国殖民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