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三十一年的太平埠琼州会馆敬奉的红色大铁钟。由此,亦可见海南人南下南洋谋生的历史。最后,会馆送我一本《百年乡情》作纪念。这是15间超过百年的海南会馆在南洋沧桑的历史记录,承载着海南先贤开拓南洋异国他乡的丰功伟绩。
中午,会馆邀请我共进午餐——三桌地道的南洋风味加上“海南鸡饭”。虽然,马来西亚的白切鸡不如地道的海南文昌鸡肉嫩味香,但南洋华侨烹饪的鸡饭却比家乡的味道好,佐料香,且经济实惠。在异国他乡,特别是久别故乡的华侨,常以吃菜念乡,乡情浓浓,意义深远。因为“鸡饭”是华侨从家乡“唐山”传入南洋的一道名菜。
经太平海南会馆同乡的帮助,我终于找到了父亲、谢川周和其他南侨机工三十年代打工的“合美”咖啡茶室遗址,以及经营咖啡业的第三代,并邀请他们一起来共进午餐。
午饭后,我跟随马主席到怡保(现霹雳州州府)参加一个佛堂的佛教授课和怡保市客家会馆的书画展活动。途中,停留半个多小时参观霹雳洞并拜佛。霹雳洞是怡保市的名胜之一。
虽然怡保有名特产白咖啡和广东的豆芽菜,城市面积也比太平大3倍,但我还是更喜欢太平,太平属于古城,古树参天,还有美丽的太平湖,犹如欧洲意大利的小镇风情,当夕阳落山时漫步在太平湖边,会给人以恬静而浪漫的舒心感受。我喜欢太平,不只是它优美的环境,更因为它是父亲和其他南侨机工当年谋生的地方。
参观客家会馆的书画展后,一出门就遇见了专程来看我们的怡保海南会馆理事长的夫人陈凤玲。经马燕图介绍后,我把此次大马之行的意图告诉了她。她心直口快地回答我,说相隔已近70年,怡保的城市改造很大,估计福特汽车厂的遗迹很难找到。十多分钟后,我们告别了陈凤玲。但我心有不甘,决定去找怡保的老汽车行打听。马燕图驾着“现代”陪着我在怡保市的老汽车厂附近转圈。忽然,我看到一位约有八十多岁的老人在一间老式汽车修理厂内打扫,赶紧提醒马燕图在厂边停车,便上前和老人打招呼。原来,这位老人是广东顺德人,解放前来马来亚,现如今仍孤身一人,以替汽车修理厂打扫卫生为生。几十年思乡情切,而又没有路费,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个离乡背井的老华侨艰苦的生存状态。对于福特汽车厂的遗迹,他一点都不清楚。我们无奈地离开了这位老人,继续我们的寻找。
一会儿工夫,大家看到一家很醒目的招牌——“和记(象标)咖啡粉厂”。路途中,马燕图就介绍过怡保的特产白咖啡很出名。我便招呼马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