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 1995年,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给谢老颁发了《荣誉证书》。当年回国的海南籍南侨机工只有少部分回了海南。回海南的这些南侨机工中,很多已经去世。他非常想念这些一起战斗过的海南籍南侨机工。
当我回到北京制作他的录像光盘时,谢老在录像带中所说的最后一句话,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说:“当年我们从南洋回来,就是一个目的: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不当亡国奴。我对国家的贡献不大,能活到今天,无怨无悔。”
到2006年10月,海南岛上还健在的南侨机工,仅有三位,他们是谢章农、黄迎风和吴惠民。黄迎风老人,与我父亲有相似的经历,同是海南文昌人,同在马来亚太平埠,同赴印度参加中国驻印军,最后反攻缅北日寇而胜利回国。
2006年10月6日中秋节这一天,我在海南省东方市八所镇东海路北街3巷,找到了已有92岁高龄的黄迎风(别名:黄万全)老人。当我见到这位老机工的时候,他已耳聋和口哑,无法与我们直接沟通,只是通过女儿和儿子,将他的故事转告给我。还好,黄老是个有一定文化的南侨机工,早在几年前,他就已经把自己回国抗战的经历写好存放在柜子里,“文革”中的一些相关档案也都一一保留。据他儿子说,他现在可以通过书写的方式,进行简单的交流。当我在纸上写上“西南运输处、芒市、遮放、保山、腊戍”时,黄老的眼泪不禁潸然落下。他并没有遗忘这些他曾经洒下热血的地方,也是改变他一生命运的地方。为了不让他过于激动,我终止了与他书写对话,把话题转向其儿子和女儿。
黄老的儿子黄良慈,今年46岁,是一位下岗的农机厂工人。他将父亲存放在柜中的照片和手写的资料全部放在我的眼前,其中,一份15页方格纸、由黄老亲自手写的抗战回忆录,吸引了我。
黄迎风老人在他的抗战回忆录中,开篇即这样写道:“我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归国抗日的第七批华侨机工服务团机工,名为黄迎风,又名黄万全。现年已过古稀,是东方县农机厂的退休工人,我在这日暮西山的余辉里,与儿孙们共享和平年代的宁静,美好时光,安居乐业的生活。看到我下一辈这么幸福、欢乐、无忧无虑地工作与生活,我常常禁不住地想起过去,想起我的青年时代——战火纷飞的年代,想起那抗日时期救国救难的岁月,想起那些与我同生死、共患难的英勇牺牲的战友们。虽然时间已过半个多世纪,但岁月的变迁,却磨不掉那往事的记忆。”
不难看出,黄迎风老人是一个有文化的南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