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一个耳光,打在了王爱军的脸上,然后发了疯一样揪着丈夫的头发叫:“装,装,我叫你装!”
杨革文在那天的表现让一直迷迷糊糊谈着恋爱的王小理对她未来的丈夫多了许多清晰的爱恋。
杨革文走到刘凤琴身边,叫了一声“妈”,立刻就把张牙舞爪的刘凤琴叫得愣在那里。
同她第一次见到杨革文的那个夜晚一样,她被眼前的这个小伙子又一次震住了。
“妈——”革文说,“看在我的面子上,让大家愉快一些好吗?”
尽管气氛无比尴尬,“亲家饭”也总算继续进行下去了。
可是,那顿亲家饭也成了一顿散伙饭。王爱军与刘凤琴彻底地成了不可调和的阶级敌人,杨家二老也像突然发现了事实真相的小报记者一样,对他们的儿媳妇王小理有了戒心,开始了另眼看待。
惟一可喜的是,从那以后,杨革文对王小理多了一份理解和怜爱;而王小理也对杨革文多了一份依赖和信任。
她对杨革文寄予了厚望,一直到他们结婚的时候,她都认为他是她的救星。不管这颗救星是否能最终照亮她的前程,但是毕竟是他暂时地把她从苦海中打捞上来。
“我和你妈尊重你对王小理的选择,但她的父亲是个玩弄女性的流氓,她妈呢,又是一个随时随地发作的精神病患者,你不应瞒我们。”杨金山说。
“生活作风和精神病都是遗传的啊!”齐素清小声附和。
走出酒店大门的时候,杨金山和齐素清精心策划了这样一段对话。
他们把声音控制得恰到好处,让王小理听得很真切,又实在像是不经意的窃窃私语。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就像古代囚犯脸上被烙铁烙上的“囚”字,即使忍痛去掉,也会留下可怖的疤痕。
王爱军和刘凤琴不堪回首的婚姻生活使小理受到了难以治愈的伤害,又使女儿的婚姻家庭生活从一开始就蒙上了一层灰色。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不好的开端又意味着什么呢?
从那以后,杨金山和齐素清再看王小理的时候,他们的眼神总是无声却又准确地传达着一个信息——他们对王小理的轻视丝毫不会被流逝的岁月所冲淡。
事实也果真如此。
如今,王小理没有过多的想法,人生苦短,她只是想尽快走出公婆轻视的眼光。 (140625)
日期: 03/13/06 21:41
陶陶虽然很瘦,但很贪长。不只是身体的长度在增长,对世界的好奇心和看法也越来越让母亲王小理感到惊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