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慧的小姑娘,非要嫁个像她那些姑姑们的丈夫一般的平庸之辈也太委屈了。
落榜的举子就很好嘛!读书人,能考上举子的都不会是笨蛋。但家里若没什么余财,也没法供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赴考。
春闱三年一次,不仅要花费时间,也要花费巨额的金钱。何况每次能考中进士的举子才几百人,真正的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中榜是奇迹,考不中太正常了。
在遭遇了这样重大挫折心灰意冷的时候,很多人自然会生出放弃考试的念头。
如若此时有机会娶到皇家公主,虽然以后不可能再出仕,可对那些家境贫寒的学子来说,或许也不坏。
平心而论,段太妃的话很有道理。但皇帝还是不大乐意,哼,让女儿去嫁个只会读书的穷酸?他们哪里配得起朕的辰儿啊!
再说了,辰儿才十三,这些举子最年轻也二十多了吧?像楚青波那样十八岁中举的,始终是极少数。
段太妃无奈,又给皇帝出主意:“要不,在京城世家出色的庶子里选几个?”
“辰儿堂堂大公主,怎能配个庶子!”
皇帝依然不满,段太妃万般无语——皇上,您就别为难老婆子了啊!
辰儿很好,我们做长辈的怎会不知道?可是她再好,也是大庆的公主,逃不开每一位公主择婿时的局限。
这也不行,那也不好。皇帝在忙于政务的闲暇里,常常想到给女儿选驸马的问题就头痛。
后来他索性想——要不,问问辰儿喜欢怎样的男子?
只要是女儿想要嫁的,他一定尽力替她撮合成功。朕是皇帝啊,难道连给爱女终身幸福也做不到吗?
“父皇,辰儿没有属意的男子,辰儿也不嫁人。”
云若辰离开父亲的怀抱,挺起腰肢坐好,直视着皇帝的双眼说。
“孩子话。”
皇帝笑了起来,这一笑,却又带动了两声咳嗽。
云若辰忙又替他拍背顺气,折腾了好一会儿。“父皇,您身子不适,就别说这些啦。反正辰儿不嫁,永远在宫里陪着父皇。”
“唉……父皇何尝不想这样呢?”
皇帝爱怜地拍拍女儿的手背,叹气道:“但女儿家,哪有在娘家终老的,谁不要嫁人?万一……父皇不能再陪你,你怎么办?”
对于自己的身体,皇帝感到很悲观,完全没有过世的先帝那种“老子绝对能当五百年皇帝”的夸张自信。
尽管每天都在进补,他就很少有身体特别舒坦的时候。有时候看着自己早衰的面孔,皇帝都会生出一种“时日无多”的感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