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最终被证明只是传言。
渠尚书依旧日日上朝,与朝臣与皇帝讨论朝政毫无异色,而皇帝也再没提起立后的事,只推说新朝初立,还有太多事情需要忙碌,立后一事并不着急,以此来推迟立后。至于朝臣们上奏要求他选秀的要求,更是被他以国库空虚,选秀以及之后带来的封赏、修建宫殿、后宫花费等一连串事务耗费靡巨,于国无利为借口,生生义正言辞地给驳回了。
任凭朝臣们怎么皇上不急太监急,他依旧稳稳地不动如山。
当然,他那些借口糊弄得了一般人,却糊弄不了那几位曾劝他选秀立后的大人。他们可是亲耳听到他说心有所属,所属那人便是渠尚书的!
但是……即便他们知道真相,又有什么用呢?
虽然不知为何皇帝改变主意不再坚持立渠尚书为后,但在几位大人看来,不管什么理由,这总是好事,哪怕先拖着不立后,也比立渠尚书强啊。
于是,几位知情的大人有志一同地选择了闭嘴。
当然,虽然他们闭了嘴,虽然皇帝与女尚书的□□貌似已经被证实是谣言,但也挡不住人民群众八卦的心思,还是有无数人坚信新帝与女尚书关系不一般,不然为何新帝坚持不选秀不立后呢?
明摆着有猫腻嘛!
不得不说,群众们真相了。
而真相了的群众们虽然不再明目张胆地议论皇帝与女尚书的事,但私下里却没少交流,以至于后来这传言从朝臣们的后院,竟然流传到民间。
英明神武的青年开国帝王,与亘古未有的第一位女尚书,这样两位主角,就足以吸引民间群众的目光和兴趣,而只要有这两点,就足以演绎出无数故事和传奇。
当达官显贵们都在关注皇后之位究竟什么时候能有分晓,又究竟会落在谁家时,民间关于新帝和女尚书的离奇爱情故事已经演变出无数版本,其中有几个版本十分受人欢迎,乃至竟有戏班据此编排了新戏,虽然皇帝是假托前前朝的某位帝王,但一看那女尚书,谁还不知道原型是谁呀。
故事的当事人毕竟是当朝天子,起初还有人害怕会因此招来祸患,因此大家也就私下八卦下,但眼看无论民间怎么传说,上面似乎都没有要干预的意思,于是,这样符合人民喜好的故事便飞快地流传开来,乃至形成人尽皆知的局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