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桩一件件,清晰有力的声音回响在安静的大殿里。
他话音刚落,御史台立刻有官员顶上,同样有事要奏,所奏所报全是高家在西北不法事,从小到大,事无巨细,均是近年来延昭帝或听或闻过的。
于是,从这日的早朝开始,望京城中,一片哗然。
以裴郁宁雨夜遇刺之事为开端,文兴十七年,大雍朝堂上最为腥风血雨的三个月开始了。
以此次清洗为开端,立下了后来永德帝登位的根基,义安太后、永德帝以及后来的骠骑大将军从此刻开始,定下了未来几十年内大雍朝堂的基调。
后世史书记载中,将其称之为“文兴启仕”。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更赶上,我最近情绪差,码文受了影响,于是我憋到不能再憋屈,就选择了去怼人
于是这一章开始,我感觉码得特别顺畅【捂脸
继续更,争取二更,写出更好的剧情
咋说呢,每次感觉自己写不出高潮连连或者让大家眼前一亮的剧情,我就觉得让你们浪费钱了……
刚才那一章感觉尤其强烈,虽然我知道是必须的,但还是努力码有价值的章节吧
本来赏菊宴这个怼人互怼打算码一码的,后来觉得没啥价值,就给弃了,现在的这个感觉正好蛤蛤蛤
搞完望京就能去西北了,那边剧情大概会走的顺一些吧
☆、328帝心臣意
近日, 望京城内风声鹤唳,许多权臣与勋贵都缩起了尾巴,在延昭帝与秦太后的斗法中保持沉默。
最初, 众人对于延昭帝处置雨夜遇袭之事的态度并没有那么强硬,但面对西北诸事, 面对五皇子与高家不法,帝王完全偏袒视之如无物的态度刺了不少人的心,纵然他们这些人.弹劾高家并非全都是为了正义公理,但延昭帝的做法已然失了人心。
高家横行多年,公仇私怨早已结下不少, 有些人在倒高家一事上出力,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有些人出力,则是为了家国天下,但无论如何, 不管出于公义还是私心,高家之事帝王都必须依照律例法办,这是朝堂上绝大多数臣子的意见。
纵然高家麾下还有不少官员死忠,在朝堂上叫嚣着同人对峙,但更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