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将自己与师傅沈寿联系在一起,更加不希望别人拿着自己的绣品,说是出自师傅的手笔。
她认为自己流落民间,因贫困将绣品卖钱是无奈之举。而师傅却不应该也担上市侩之名,是以除非是熟人来求,寻常人的活计她轻易都不接。
可能是因为其自身经历的缘故,也或者是为了区别于师傅沈寿的作品,这位名叫苏惠的女子最喜在整幅作品的右上角,绣上一朵小小的木槿花。
这样明显的标志,且因为沈派刺绣风格太过明显,后人常常只需一眼便能认出她的作品。
是以当殷代宇将手帕掏出来后,中年男人一眼就认出了这手帕是出自苏惠的手笔。
如今的国际市场上,苏惠的一副大型绣品俨然已被炒到二十万一件,且还是有市无价。
殷代宇手中的手帕,虽然是小幅作品,但越是这样反倒越能衬托其的珍贵。
因为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苏惠刺绣的手帕或是荷包这类贴身物品。民国时期风气虽说已经很开放了,但当时的大家族中,对于男女大妨还是极为看重的。女子的绣品和贴身之物,从来都是更换后即刻销毁的。
对于苏惠来说,她虽然嫁了木匠为妻,但早年受过的教育,让她一直都拒接手帕和荷包之类的绣活。是以若是这东西展出,不知道要引起多大的轰动。
这样珍贵的东西,都只能用作包裹之用,可以想象,被包着的东西,是有多么珍贵了!
殷代宇不知道自己无意间的举动,竟然让中年男人产生了误会,只觉得那男人突然间对自己恭敬了许多。没想出原因的殷代宇将这事儿丢到脑后,专注的揭开了手帕。
中年男子一见殷代宇手中的东西,眼睛里发出的亮光更胜了。
就在殷代宇还担心这位是不是热情过剩,犹豫着要不要把东西递给他时,那人却一改兴奋的神态,就连脸上的微笑都一并收起了。
中年男人一脸严肃的戴上防滑手套,拿手细细的摩挲着手镯,在打开的台灯下,全神贯注的观察着手镯,大概是怕看走眼了,他甚至还将手镯举起来,对着光比对了一下手镯的透明度。
在中年男子放下手镯的一瞬间,殷代宇揪起了心。主要是中年男子前后态度的变化差距太大了,这让殷代宇非常不安。
没想到,那男人看向殷代宇,满是感慨的说道:“好些年了,都没再见过这么完美的高冰种老坑玉镯子,记得我上一次见,还是在十年前呢!”
虽然没明白中年男人口中的高冰种和老坑是什么意思,但殷代宇还是从中年男子的表情中,明白了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