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不羁,转因为之累’,我却觉得他是好耽山水,贪于玩乐,不肯吃苦,悲剧之始。沈复得以名垂至今,芸占了极大的分量,芸是因为沈复的记载而有名,反过来,沈复也是因为记载了他的妻子,文章才得以如此流传。”
他的记忆力在多年的从医生涯里因不断的考试复习等缘由而变得极好,竟然给顾双仪一字不落的背出了他看过的一篇文章里作者对沈氏夫妇的一段评价,“平心而论,沈氏夫妻过的日子着实清寒不易,许多时候得苦心经营,才能过得下去,最终难以为继,妻子早逝,也足令人扼腕,但在此之前的漫长时光里,终于还能过出风流倜傥,甚至清暖温柔的味道来,里里外外,无一处不是芸的光彩。”
顾双仪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他,听他用温润的声音与她说着自己的看法,竟生出时光静好的感觉来,等到他停下来去喝水,她才回过神来,“……难怪你不喜欢他。”
“是,他因为义气替人做保,致使家庭愈发困顿,又没什么挣钱养家的本事,出门还去狎妓,花了一大笔钱,陈芸早逝未必没有心血耗费过多不能好好保养的缘故,他并不是一个好丈夫。”祁承淮点点头又补充道。
接着他再未说话,电视里的球赛到了关键时刻,他目不转睛的看着,丝毫没有留意到一旁顾双仪从思索到释然的神色变化。
顾双仪合上书册,望着封面上的书名有些出神,平心而论,站在现在这个社会角度去看,她是很认同祁承淮的观点的,只是当时封建士大夫制度所限,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东西于现在也许并不适合了。
但有一句话顾双仪觉得很适合他们,那就是贫贱夫妻百事哀,如果他们有金山银山等着花,也许他们会更加情投意合更加似神仙眷侣。
她思绪散漫,却想起了前几个月的一件事来。
那时已经是九月,顾父早已出院,得了领导的允许提前办了内退,却又放心不下董思成,时不时又要跑回厂里去,顾母担心他的身体,兼之女儿不住家里,连小姑子一家也都不在,她一个人无聊,便也跟着跑。
顾母是个很善于交际的人,又有几分热心肠,很快便和那边的人混熟了,竟还给顾双仪介绍了个病人过来。
病人是个先天性痴呆的十二三岁少年,由他的父母陪同前来,顾双仪见到他们的第一刻,就从他们普通的衣着上判断出他们家境应属一般,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