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去看看。”
“哦~”在来这里前,李寻了解了一下广州,对于这个鬼市天光墟自然也是知晓。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我国的民间收藏开始复苏。古董收藏业便在这个时期,如同雨后春笋般崛起。这时的古董收藏在我国是一个相当敏感的时期。而改革开放政策使收藏业得以复苏,民间收藏即刻活跃起来了。
起初的交易市场正是由地摊而逐以形成,有了地摊便有了圈子。圈子壮大了,行业也兴旺了,而广州荔湾区的康王路的“天光墟”便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初,发展到如今,名气已经可以比拟潘家园了。
李寻点点头,对于这点倒是没有反对,毕竟是叶老有求于他,他不好好沾点便宜也说不过去,李寻这样小心眼的想到,不管叶老说得多好,许诺得再多,他可是忘不了刚才的威胁和调查呐。
第二十三章 天光墟鬼市
天还没亮,李寻便摸索着起床了,毕竟“鬼市,鬼市”自然是在黑灯瞎火的时候开市,天一亮便收档才叫鬼市。
此时才四点,李寻却不得不硬撑着眼皮,准备前往天光墟,刚走到大厅,只见沙发上坐着两个人,手里捧着一杯热腾腾的咖啡。
其中,叶岚回过头,说道:“李寻,要来杯咖啡吗?”
李寻有点吃惊,脑袋还没反应过来,问道:“你们不睡吗?”
坐在旁边的那位男子说:“我们是专程等你,一起去天光墟的。”
“……”
不等李寻说话,那名男子说道:“快走吧,不然可没什么时间了。”说着便和叶岚起身,“对了,我叫欧阳旭。”说着伸出手来。
李寻也很配合的伸出手和他握了握,说道:“你好,我叫李寻。”
旁边的叶岚扑哧一声笑了,她招呼着李寻出去,边说道:“李寻别管他,他这是习惯性了。”
几人边聊边开车前往天光墟,其实在广东话上的理解,“天光”即为天亮的意思,“墟”就是集市之意,广东人把赶集叫为“趁墟”,天光墟这一词也十分形象贴切。
欧阳旭在天光墟外找了个车位停好,和李寻一起走入里面。
黎明前的夜色中,各式各样的应急灯将这里面近千米的市场照耀得别有一番天地。
行走着的李寻心里很是期待,一般在这里卖东西的人身份都是鱼龙混杂,或许其中有些挖坟掘墓的人也不足为奇,而且今天还是三个月一次的大市,与平时一星期一次的小市不同,这样的时候最容易淘到宝贝。
在这种地方,李寻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