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笔时而苍劲有力,时而如蜻蜓点水,片刻之间,一幅山中美景赫然立于纸上。画的正是山中旧观的回廊。廊外雾气缭绕,青山延绵不断,碧空白云,都与观中无异,唯独没有了在回廊中吹箫的人儿。画中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不知不觉中,周围已聚满了人,不少都对着上官墨的“回廊图”连连赞叹。
书生在一旁也暗暗佩服,“公子的画技非属一般!还请教公子名号,望能指点在下一二!”
“兄台过谦了,兄台的画技亦是非同一般,只是不常在山中走动,所以山水之中少了些意境……”
书生在旁边恭恭敬敬,对上官墨佩服的不行。
广阳在一旁拉了拉上官墨,小声说:“先生若想作画,我们回去再作便是,何苦扰人家的生意。”上官墨并不理会,接着对书生说:“兄台觉这画能卖多少?”
“这……恐怕二十两亦不嫌多……”书生摇摇头,估不出价。
“在下只需十文,兄台可愿收下此画?”上官墨对书生微微一笑,卷起画卷,放于他面前。
书生一脸惊愕,半天才反应过来,赶忙取出了十文钱,收下了画,如获至宝。
上官墨挤出人群,用十文钱换了刚才的两个面人,交到了广阳的手中,“殿下,我们出城吧,不能再耽搁了。”
广阳愣在当场。先生刚才卖画,难道全是为了自己……不由一阵心悸,脸上微微发烫。
两人很顺利的出了城。
上官墨没有发现广阳拿着面人后,话语就少了。
在城外的寺中拜了佛祖,时间尚早,两人就在城外的小河边小憩。
正午已过,地上的热气慢慢退去,但往来的行人也渐渐少去。
上官墨陪了广阳近半日,体力有些透支,靠在树边微微有些喘气。广阳坐在一旁,看着手中的面人,若有所思。
河边柳树成荫,河水清澈见底。微风吹过,使人少了几分疲惫。
上官墨望着远处的山峦,无意间摸到了怀中的玉箫,瞬间竟勾起了万般的回忆。伤感之中便将其拿出,细细的抚摸。不知他现在何处,一切可好……
悠悠的箫声缓缓的从上官墨的唇间流出,悠扬婉转,余音绕梁,但却似有万千愁绪,理不清,剪不断。
“想不到先生的箫声也如此动听……”广阳靠近了些,眼眶微红。
上官墨听到公主的赞叹,停下箫声,“臣对音律只略通一二,公主殿下过奖了。”
“先生在广阳面前何必如此……”广阳靠得更近,顿了顿,“广阳不是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