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们同意,一年级的东西,我们家仨孩子都可以去做老师指导。”
“嫂子,他们怎么可能会同意,到时还请嫂子多受累,我们准备九月份就对外招生小学生。”孙茁哀叫了一声,二哥的那些学生都可以教他们,可是他们哪信得过,一个个还端着架子,要不是冲着他们的学问,他才不会请这些人。
“招生的对象是所有年级,还是七八岁的孩子?”在谢源的观念时,小学入学就是七周岁,问出来的当然也是这个年龄。
“啊不是四五岁吗?”孙荛觉得小孩子不都是在这个年龄启蒙,甚至有一些家庭两三岁的时候就会进行。
“四五岁的孩子能坐住四十分钟不乱动,能拿稳笔,能安静的听老师讲课吗?四十分钟并不是每天的时间,按照排课算,每节课四十分钟,每天八节课,课的内容还是不同的,这样可以吗?我觉得还是七八岁,能够有一定的自控能力的孩子更适合。”不可否认现在的教育下的孩子是有定性的,但是他们的课程只是单纯的认字,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学。
孙家三兄弟互相看了看,孙茂同意谢源的意见,其他两人就算有不同的意见也只能点头。至于老师的问题,“我觉得不能用老先生,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如年轻人,不是说他们不接受,而是他们会以过来人的固有的意想去看待问题,比如说教材里的自然课,在那些老先生的眼中怕是无用的吧!”谢源说完之后就看到孙家三兄弟脸上闪过尴尬,谢源笑了笑,“和那些老先生不同,我更提倡学生们接触自然,只会死读书,却不分五谷,读书还有何用。而且,多接触大自然,还有益于大脑的开发,使孩子们更有创造力,可谓是好处多多,为什么要拦着。”
三兄弟在心里将他们挑选出来的先生剔出了很多人,又和谢源讨论了一些时间安排的问题之后。又继续讲另一个话题——军队和警察局的改制问题。这次谢源只是听,并没有开口讲。之前插嘴教育的问题是因为小学挂在军校内,以附小之名开办,他关心是正常,而其他则跟他没有什么关系,说得多了他怕让人觉得不舒服。
孙荛和孙茁却不这么想,当着谢源的面讲,其实就是想让他给些意见,可他们进了很久,孙茂和谢源两人都是沉默的听着,让两人又气又恼,还非得他们问出来,两人才开口不成?“弟妹有什么意见?这算是家庭会议,可以畅所欲言。”
“我没有什么意见,大哥的分得很仔细。”谢源直了直身子,他并没有讲客套话,孙荛的理念是很超前的,至少他知道列出来一个法务鉴定部门,还弄出一个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