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差点没抱住谢源的大腿哭,他是跟着谢源跑了两年,也学了不少东西,可是他哪里能撑得起来啊!谢源可不管王林能不能撑得起来,甩手便走了。
教育司里的人对于谢源的到来表现出强大的喜悦,谢源工作的第一天就是设立五年制的中学和两年制的技校。谢源把高中直接除去,而且还把中考环节取消。谢源并没有立刻开设大学,一是没有专业的讲师队伍,二是没有适龄的学生。至于技校就不用担心,技校里的老师多是以拥有各种技能的师傅为主,他们不见得会写字,但是他们能实实在在的教大家生存的技能。其实大学所教的不也是这些,比起那些夸夸其谈,纸上谈兵的学习内容,不如授人以渔。
划分学区后,技校便紧锣密鼓的开始准备,技校不需要谢源做指导,请来的专业技能老师,比他有水平。重心放到中学里,带着有了小学六年教育底子的老师们开始进行系统的学习,这些老师都是各个学校里的骨干,有的专门从外地过来,就为了多学习一些知识。
建设学校的时候,孙茁已经整编了部队,河以南的发动进攻。这次不止是从河里,还有海上展开夹击式的进攻,进攻所经过的小村,小城并没有受到大阻击,就连一些大一些的城市也没有过多的反抗。孙茁并没有被顺利的进攻冲这了头脑,立刻停下队伍进行整顿,然后在的占领的地方,展开城市建设。最主要的是先把电力和广播架起,尽快的让两边传输信息。
孙茁的进攻停下来之后,南边的政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本驻守在开埠的部队基本上是被百姓给关押起来的,南边政府对开埠的不战而降非常的气愤,可也不敢跳出来乱吼,对北边的武器,他们有惧怕,那东西打到身上就会死,谁不怕?听说他们还弄了大家伙过来,政府里的一些官员甚至起了反心,想要投奔北边政府。
孙茁要感谢偷跑过来的一位酸秀才,他跑到南边之后,对腐朽的政府非常痛恨,觉得自己无脸再回北边,于是便开始写一些宣扬北边政府的文章,起初差点被人关起来,后来酸秀才想到他偷跑去剧院看戏的事,便把宣扬文章改成了段子,由人在茶馆,或是一些聚众的地方讲,引来了不少人听。开埠一带的人们都知道北边的生活比起他们现在成天提心吊胆不知道哪天会饿死的生活强百套,他们也想偷渡到北边,但是从北边过来的人讲,从北边出来容易,但是进去非常的难,北边沿河沿海每百米便有一处巡逻房,还有军犬相伴,想要混过去难。
开埠一带的百姓是恨死了称帝的总统,想想每年的赋税,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去哪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