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回到原来的位置站好。
众臣默默看,这气度…哪里惶恐了?
几日后,那位说山东祥瑞的官员被调往某地做了一个小官,连降了三级,众臣便知道,现在朝堂之上忌讳所谓的祥瑞。当然,其实他们自己也是不相信这些所谓的祥瑞。
又是一日上朝结束,永璂带着温和笑意走出大殿,如今没有几个官员有事没事上前献殷勤了。谁都知道,这位爷笑得一脸云淡风轻,但是说要摘你顶戴花翎就要摘,说要降职就要降,半点不留情面。前两日有人在皇上面前暗示太子权利过大,会对圣上有影响时,最后却是引得皇上大怒,拖出午门杖责三十,摘了顶戴花翎。听说,这还是太子求情的缘故,原本皇上是要拖出午门斩首的。
自从十二阿哥晋封为太子后,朝堂之上的风气是越发诡异,朝臣们更是战战兢兢,可是每每他们出门游玩,就发现茶馆里越来越多的人称皇上为明君,夸赞太子为民着想,就连一些在太子手下办过事的官员,也成了百姓口中的青天大老爷。
贤臣听闻后,无不对太子推崇备至。奸臣听闻后…无不小心翼翼。
帝王与太子信任,皇帝清明,而太子又是一心为百姓着想,那么大清的强盛,便指日可待。不管是贤臣还是奸臣,都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近来一年的大清,当真比去年更加的繁荣。
这边臣子们感慨万千,忐忑不安,那边后宫里怨气升天,每日去皇后那里请安,各个都一副憔悴,到了太后那里,更是可怜巴巴。
后宫的女人七弯八拐,总是能让太后知道后宫发生的事。相比与这些嫔妃,皇后倒是显得平静不少,现在的她除了管理内宫,便是念佛吃斋,倒是多了几分慈善的味道。不过,嫔妃们倒是更加怕她了,一是因为太子,二是因为后宫的女人,看起来越慈善就越可怕。
今日永璂很悠闲,悠闲得逛起乾隆的私库来,实际上他只是说自己那里的玉佩样式都普通了些,结果他那位便宜皇阿玛便大手一挥,让他带着吴书来到私库里随意挑选了,就连记录的小太监也不用。
结果刚进私库不久,他就看到一把扇子,这把扇子看起来不是什么珍品,放在帝王的私库里,还是有些让人意外的,于是便伸手拿了起来。
当永璂看到“承恩露”“圣泽长”几个字眼时,他的眉头皱了起来。
吴书来可以发誓,他看到了太子殿下脸色变了变。吴书来默默往后退了一步,他也知道这事万岁爷做得不靠谱,你要临幸一个民间女子也就罢了,怎么不赐药,不赐药让人生下孩子也就罢了,也不给人一个名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