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专管地里的事。
从北边回来,就一路往南。段缣记得这边应该是山下的村庄——胡营。这里在千年前就是历史文化名村。因为经济发展后向村子原址南边扩建了新村,但北村这边还是原来的风貌:四周筑有围墙,东西南北各建有一道栅子门,还保持着原有三街九巷的古老格局,呈东西走向的青石板路也还保留着。老村的民居多为坐南朝北的大四合院,屋顶形式为硬山顶,屋脊笔直,左右山尖向上翘起。探查时,段缣发现,新村那边已经随着塌方消失了,唯独留下老村的部分。以前通往村外的路啊,桥啊什么的都堆上大量的乱石,再向南就是深深的河谷。段缣突然萌生了要把这里改造成新时代的历史文化旅游胜地的想法,但是要严格限制参观人数,以及做好保护措施。已经在脑内描绘出蓝图的段缣,突然摇摇头,将这一切投抛之脑后:这些要成为现实必须先要有钱,但他现在最缺的就是一个稳定持久的赚钱计划,这才是重点。
09 开源
村庄里的老房子都经受住大灾难的考验了。从现场的小小损坏和散落一地的零碎物品,段缣几乎可以看见当时村民着急撤离的慌乱场景。想到这些淳朴的一直照顾着他的村民四散逃命,流离失所,他心中涌起难以言说的感觉。转身回家时,他差点踩到一个竹子做的环状物体。这是村里老辈人刺绣时用的绷子,他奶奶也有一个,不过是更为复杂的形似小几的那种。恩,段缣灵光一闪,有一个想法很不错,不过需要完善一下。
段缣一边思考,一边往回走,他的课快开始了。上课间歇,他终于将心中的计划完善了——就从千年前红极一时的十字绣开始吧。在网上逛了这几日,他并没有看见任何刺绣作品在卖,包括十字绣。现在的衣服都是机器一体化生产,别说是刺绣了,就连普通的缝纫都不见得有几人会。而且,他也观察到一个现象——手工艺品很受欢迎,价格属于中高档。要不先卖件成品试试水,顺便打打广告,不过得先解材料问题。
段缣在网上没有看到布料商店,就直接找到布料,以卖家的身份索要了一份布料样品册。果然,现在的布料和千年前差别很大。现在的布料多为了制作防护服,采用高分子合成材料为原来,感觉很像泳衣的料子,但防水防磁防电防辐……这些料子段缣都用不了,他直接找老板沟通。
听完他的要求,对方回复做不了。不过对方推荐了一家小作坊,专门小批量订做一些古老的料子。
段直接联系这家叫爱阁的小作坊。没说几句,作坊主人就和段缣打成一片。两人就像好久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