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陈老教授帮着留意挑选学校里另外的人家。
有更好的地方可去,陈老教授放宽了点心。哪怕不为自己,为了两个孙儿,他也要厚着脸皮,留在年越说的乡下医院。能回乡下还是好的,市里现在虽然不限水电,可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没了。想找点水,连口水井都没有。倒是有河,可河里的水都是脏的,煮沸了都不敢喝。乡下有山,有田,上山捡点柴火,弄点大棚种植,都比在市里每个月等政府发放物资要强。
年越这年轻人他看着品性不错,是他一早看中的学生,说的话不多,可是从不说虚的,这点陈老教授还是相信的。年越说有地方那就肯定有,说粮食管够那就肯定够。就是到时候村里人多粮食紧张点,他自己家也囤了不少,支撑几年是不成问题的。
陈老教授越想越笃定,决定就听年越的,去他对象家的乡下老家。看样子他家的对象挺有本事的,能提前得到消息去做准备。而且年越这阵子也有点奇怪,市里几乎所有的年轻劳力都被抽调去搞建设了,只有他一直没有被征用,经常来学校帮他的忙,或者去医院照看病人,或者收拾资料,都不急着去城外上工刷工分。
过了几天陈老教授给了他几个人名,每个人的专长不一样,都是陈老教授多年的同事,品性都是好的,重要的是他们没什么门路,还没有找到落脚的地方。陈老教授自己在医科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了三十年,人情冷暖颇尝了些,哪些人有真才实学,哪些人是趋炎附势之辈,他心里都门儿清。
年越就做主把这几家人都叫上了,说好到九月份的时候就有车队接他们去乡下的医院,让他们先准备好行李打包。
作者有话要说:
写多了背景,果然被锁章节。我明明写的是很正面的内容。
第10章 亲朋
搞定学校里导师和其他几家人后,年越就亲自去王珏家通知。他早就被政府调去市外工作了,年越想在工地接电话说事也不太方便,为着守秘,就决定亲自跟他说。邵文柏说大岗村避难点建好以后,村里家家户户都会叫一些亲属来村子里避难的,邵家人早就想好了应对规划,避难房子不止是为村民族人或员工建,还预留了很多给外来的人家,所以年越叫上几家跟他交好的朋友,也是可以的。
王珏从本科起就一直跟他很要好,知道他的家境后,经常叫他一起到家里吃饭。他家境普通,可家里氛围挺好的,每次年越来王珏家作客,他家人很好客热情。年越是一直想着要让好朋友有更好的安置点的,有了邵文柏那边的担保,年越就放心了。
年越听王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