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一份。
外面的太阳一直很烈,一直到下午四点多才慢慢消散烈度,年越没有开空调,在书房呆久了就觉得热。他连灌了两瓶凉茶后才压下燥热的火气。他呆在室内都觉得燥,在外面劳作的人之辛苦可想而知。他今天和邵家族人坐车离开大宅一路从市郊开出来,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在高速公路上的休息站点还有很多客运车子在停留,有些附近的村民们拿着自家产的农家物品,去跟车子上的人换一点更有用的物资,比如衣物布匹,盐糖药品奶粉。要是有罐头食品换,那就更好。
当时运送他们的车队都带了一些物品,在一个服务站休息时,很多村民蜂涌着上来围着车队的车。像是早有准备一样,护送军队的兵都跳下来维持秩序。
车队领头的人并不是直接跟村民们交换,而是跟服务站点的政府工作人员交换。像是早已商量好的一样,车队的人把车上的物资一箱箱搬下来,又从服务站点搬走用竹框和麻袋装着的农家物产,还有用水桶装着的鱼,或是一筐筐活鸡鸭。
这个交换很快,等邵家所有人上完厕所,这个以物易物的过程也就结束了。后来车队队长跟邵老爷子说这是村委特意做的安排。这个服务站点已经跟他们商量好,定期交换物资,政府的工作人员都是附近的乡村干部,他们在那里负责充当村民们和车队的中介交易商,好让村民们有秩序地换到所需要的物品。那些蜂涌上来的村民,都是之前上交了东西给服务站政府人员的人。他们有些是想多跟车队的人交流,好多换点东西。
车队队长说:“不止是我们车队在这样干,公司别的车队也一样,运货的时候都带一点别的村民们需要的东西,约好在服务站点跟他们交换。我们村里现在的人多,工作量也大,每天消耗的肉和菜多,村委说让建造工程的人吃得好些,工程的进度也能快一点。”
邵老爷子点头,觉得这个事挺好,他对年越和林伯说:“我们之前进口的东西有多的,所以跟他们换一点也足够的。这事干得好,大家都受益。”
年越现在才有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