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公共建筑物,不怕地段不佳有噪音。此外房子建得也有特色,以致有些人刚来大岗村时产生了一种身在异国度假村的错觉。
村委在公布选房规则时还温馨提示了一下村民,说将来天气冷了暖气厂供暖要收暖气费,到时候收费标准是按房间面积算工分。另外,温室房子配有特殊照明灯,是准备在将来暗无天日的时候,给室内植物提供光合作用的光能,这个也是要收电费的,温室房子大,照明多,收的工分肯定高。有了这个业界良心的提示,村里的主户人家在选房时是再三思量过才决定下房子的大小。
村里大多人为选山脚蘑菇房还是选石山的窑洞房破费了点心思,每天下了工之后就跑上跑下去实点考查。村里的房子不管山下山下有些属性是一样的,比如每座房子的家具都有基本的标配,土灶壁炉和家电厨具也齐全,而且每家每户都给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和空调,只是在位置和样式上有所不同。
石山上的房子有特色,面积略大,院子和温室房也大,能看到远处的风景,但上山不方便,离上工的地方略远,推板车上去容易累。虽然村里当初为了运建材上山,也建了缆车道,但那是公用而不是私用,而且房子建好了之后就没再用过。山下的房子院子略小,两个拱形温室房也小一些,但房子也有它的好,地下室有两层,地窖屋前屋后也修得深,相比之下山上的房子只有一层地下室,只有洞里的仓库没有地窖。而且在位置上,山下的房子离河堤坝近(那里相当于村里的休闲场所),离医院学校超市也近,以后上工生活方便。
村里头批先挑房子的人纠结讨论了几天,又找了些专业人士咨询,眼看每天都有车队送新人进来,子户和从户的人家都眼巴巴地等着他们全部挑好,每天催几回,他们才痛下决心选定了房子。
与村里原住民们的纠结选房不同,邵二叔三叔们选房子很快,替他们的关系户们决定房子也很快。他们土豪的标准很简单:大,安全可靠,有点风景更好。至于什么山上远,搬运东西不方便,那有什么关系,他们家人多,随便揪出几个年轻人干这些事就够了。对他们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每天走走山路还有益身体健康,让年轻人锻炼锻炼也好。再者,他们选的都是山上第二层级或第三层级的房子,不是多高的山。
房子大要多扣工分?在土豪眼里那根本就不重要。土豪不管什么时候到了哪里也是土豪思维。工分不够扣那就负着,反正他们每天有上工挣钱,这负分还是无息无限期偿还的,光听着就比市里购买商品房搞首付抵押贷款那一套要划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