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右腾挪,还是架不住最终确定名单上的人数陆续又涨了几十户。村委里负责住房安排的人心里抹泪,终于体会一把当初负责进口资金的邵家族人,把钱花光后心酸无奈的感觉。有些房子实在住不下一家人,负责人就只得把里面单身的年轻人匀出来,准备安排到房间有多的村民家。
村委们只得号召村民帮忙接收一些老外,说老外太多,希望能安插一些在村民家住着。村委强调,接收的人家有相应的奖励,老外们到时候也照样凭劳动吃饭,他们都是专业人才,能上岗挣工分,不会在村民家白吃,但最好是能说点外文的人家接收。
黎婶家只有她一个人,儿子有军营住,所以她就主动接收了五个女老外。村委在里面特别安排了两个中外混血的女生,略懂中文,不怕黎婶跟她们交流有问题。
陈鑫发的家只有他父母和读初中的弟弟,根据家里的情况,他主动申请接收两个老外名额。虽然他不懂外文,但他说可以让邻居赵小平帮着翻译,最后还附加了最好是金发美女的要求。这话说出来都让村委的登记处哄然大笑,被他拖来的好兄弟赵小平恨不得弄个麻袋把他套走。
就在村民们还在忙乎地里最后的农活时,大岗村预计的最最最后一批人被物流车队一车车送到村子里。
外墙出入口的登记管理处临时加派了人手,按着分配名单一一叫名字,然后再由向导分别领着去各自接收的村子。
赵小平中专时不幸被人忽悠,读了个商务外语的专业,因为程度太低,出来不好找工作,又去读了几年邵家赞助的技校,半工半读学了修车,才顺利在城里的修车店找到稳定的工作。就因为还懂得那么一丁点外语,就被同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好友陈鑫发,拖去充当连结中外友好桥梁的大使。
村委最终给陈鑫发安排了两个单身汉,不过跟他说了,有个金发老外是有俩妹子的,就住在黎婶家,让陈鑫发多少有些期待。
陈鑫发与赵小平把空房间打扫整理,配齐了一些家具和物品,摆置了几盆室内植物后,就站在家门口,等着自家接收的老外过来。为了表示友好,陈鑫发手里拿着一面“wele”的自制小纸旗。赵小平想写个完整的句子的,但小纸旗不够大,写齐了就不够醒目了,加上陈鑫发说意思到了就好,不用太讲究,所以也就罢了。
“阿平,他们怎么还不来。”陈鑫发拿着小旗子,站在门口翘首,天气热,他手里还拿了一把蒲扇扇风。
“要办手续吧。”赵小平坐在门口前的石阶上,捧着本外语九百句口语练习念念有词。这是他以前读书时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