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所和水厂会免费派水电给大家,这让大家过年的时候能吃得好一点,有新衣服穿。因此村里一到过年气氛喜庆很多,到了年末村民们就念叨着来年的过年时节。
因为缺少足够的柴火和电力,这几年村民温室里的收成一般,但大家都掌握了无土栽培技术,好些人还学会了配制不同的培养液。另外学校开设了各种技能班,让人们长年累月宅在家里也要自学。技能班除了村里的人学,军队里的人也一起参加,领导说了,他们不能只会当兵或当个温室种田人,还应该多掌握一点有用的科学技能。
自从普及了家庭装小风力发电机后,村民家里多了一些用于照明的电力,不致于让人长期生活在阴沉的光线中,宅人们偶尔可以给自家的手机电纸书等电子数码设备充充电,看点精神娱乐消遣品。
村委这几年为了不让村里人在室内闲下来无所事事,就开设了很多定期上课的技能班。全村按年龄分段实行学分制,每年村民们必须要上若干门课程,修够若干学分。村里的人除了上基础知识班的未成年人和老人以外,都得修技能学分。同时村委还让开班教学的老师要求严格,多布置家庭作业,考试难度设得高一点,其中又设了若干通过标准,务必确保每一门课程有部分人被刷下来重修。图书馆定期开放给村里人借阅,村委就怕他们不用。
邵文柏大部分必修课程拉着年越一起上课一起修学分,所以除了同在一个户口本的关系,他们还有一个同班同桌的关系。有些工科类课程的作业非常难,两人凑在一起合作完成,遇到问题电脑硬盘里的资料找不出来,还要时不时找弟弟或专业的族人解疑释惑。
年越觉得,他们这些有技术装备有专业人才作后备的人,用心学都学得如此艰难,何况一些单打独斗的缺少优良装备的学生,这让他们如何刷够学分?
年越曾经问:“要是有些人实在学渣考不过怎么办?”每年修不够学分的人可是要全村公告的,太丢脸了。
这年头在村里当学渣是有压力的。村委楼的公布板除了公布散工任务,还张贴修不够学分的学渣榜,榜上有名的人会被围观的村民当八卦消息传颂回家。偏偏整个村里几万口人互相彼此有串联起来的亲朋关系,这人际关系转折几下,就很容易精确定点定位到哪家哪户某某某。要是学渣们上工了,会被同队的人纷纷致以关怀询问,同时还要承受对方明里暗里表达出来的智商优越感。
邵文柏说:“不是所有的课程都设得很难的。像一些实用类的课程,比如农业种植类,这个不用催促他们就能学得很好,在家里温室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