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柏说,“我担心,我们对那俩基地的救援会一直持续。我估算过,他们那边的温室产出不能完全养活基地的人。”
村委们开会时讨论过,政府要管的地方太多,对灾民的救济未必能及时,而且国家的储粮也有限。大家的意思是,自己有能力,就先把那俩基地救济过来再说,总不能眼看着人在那边挨饿。
“那我们把一些人接过来不就好了,省得你们一趟趟送去还耗费燃料。”年越说。
“接过来的事我们也想过,只是这时候我们的温室还在兴建,周边的山林地要治理,河里要派人清理,人手有点不足。这事就等政府那边的意思,我们这里先做好准备。我得确保我们村子能良性运转,才会有余力帮助别人。”邵文柏对他解释。
村委们有一个最后的退路设想,就是哪天能源供应危急了,就把所有的村民都聚居在村委楼或学校里,到时候村里只需要给几座大楼集中供暖就好,这样可以节省很多能源。这步措施他们至今没采取,是因为事情没有到那个危急的地步。这年头缺水,人不能像以前一样常洗澡洗衣物被褥,一大群人聚居在一起容易传染疾病。大岗村的水不是十分紧缺,但这两年村里有些身体病弱的人因为重病抗不过去世了,所以村委顾虑着这个原因,没敢实行这个政策。
他们倒是听到外面有些地方是这么做的,据说生病的人很多,病毒互相交叉传染,好些人就因病去世了。村医院的医治能力有限,药品也有限,聚居是一步险棋,不到万一的地步村委们都不想这么干。村委讨论商议,就算能源紧缺,到了不得不聚居的时候,最好是村民们都上了练功班,学了十年功,把身体锻炼得健康一些之后。
如果政府需要大岗村这边接收灾民,村委们就计划让灾民们先聚居在村里的几座大楼里,预计那里能容纳一万以上的人数。村委这边采取一些必要措施,让灾民们的生活和卫生条件得到保证。
目前看那俩兄弟基地因为救援及时,还能正常运转,要是哪天他们有需要了,村委决定到时再采取下一步动作。
_
过了五月份,天空更亮了些,气温进一步回暖,竟然达到15℃,河里的水流量增大了很多,化验的人一检测,欣喜地发现这水经过水厂处理,不太适合喝但适合洗东西。水电站能正常发电,太阳能发电机可以蓄热能光能发一点电,村里的供电量顿时提升起来,水厂立马全力开工,加大各家各户的供水量。
村里各户人家,终于可以把家里积攒多年的脏被褥拆拆洗洗了,还有很多过冬的衣物,也可以洗洗晾晾了。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