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紧上工走了。”
这年头,在这还带点宗族统冶影子的农村,兄弟多,不光代表着壮劳力多,能多挣工分,更是代表着势力大,没人敢随便欺负,谁不想人丁兴旺,多子多福啊,老许头就是再不靠谱,再偏心,那也不会嫌孙子多。
许向华进屋看了看还熟睡着的媳妇,儿子,转身去灶房烧了锅热水,把屋里,刚才给媳妇擦身子用空了的暖壶灌满了开水。
趁着家里大人都去上工,小孩没起床的工夫,拿了个麻袋和他爷还在时,不知从那弄的外皮是墨绿色,带提手,最少能装两粗瓷大碗东西的铝制饭盒,进了空门口,把炖的软烂的鸡rou连汤带水的装了满满一饭盒,准备一会在路上找个没人的地,让娘仨好好补补。
gtgt
这还真不是他小气,不让家里其他几个小孩吃,关键是那几个小的一吃,转过头,全家都知道,他解释不清楚啊。
装好鸡汤后,许向华又用麻袋装了十来个,每个足有一斤多重的大红薯,一小袋栗子,一小袋黄豆,两只野兔,准备好一会带着陪媳妇回娘家。收拾好后,又去炕头的大柜子里把他爷爷留给他的那把狼牙匕首,装进了空间。
田春梅的娘家在离许家庄六七里的坡下村,坡下村位于许家庄的右边的一个山凹里。从许家庄过去,一路都是山林,虽然没有什么野物,但谁知道会不会突然窜出个啥东西。
从外面要想进坡下村,必须得下一条一里多长的山坡,田春梅的娘家便在刚下坡第一条巷子的第二家,她爹田大柱和她他张二翠一共生了三孩子,老大田春喜今年二十六岁,娶的同村女子王小兰,生了两个闺女,田招弟,田来弟。
老二便是田春梅,老三田春生,今年十七岁,正在县城上高中。
坡下村的条件比起许家庄要差上许多,工分也是不能比的,许家庄十个工分五毛钱,坡下村十个工分能有三毛钱都是好的,干两天分的钱只能顶上许家庄一天。
粮食也是如此,主要原因便是地太少,太薄,大部分的田在半山腰上,天旱想浇水也没法浇,只能靠天吃饭。别说这两年灾年了,便是丰收的好年景,村里几乎也是吃不上口细米白面,常年的野菜窝窝头,杂粮糊糊。
田家虽然过的很苦,但是对小明彰和明文都好的很,一有点啥好吃的,便想着俩臭小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