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留着一个人,三人轮流出去,出院的时候车子就只有小小一块地方放轮椅了,陶远航小心翼翼将奶奶抱上车,轮椅放平了,奶奶就躺着,轮椅下的空隙塞着油盐酱醋锅碗瓢勺等,后车厢东西太多,连盖都合不上了,拿绳子拦了几道。
原先进村的土路已经被水泥路代替,这都是村里做了老板的人出钱修的,看来的确是财大气粗,那么长的一条路,没有上百万是修不成的。
单看风景,云隐村是很不错的,村落坐落在云隐山山腰一个大坪上,三面环山,另外一面山脚有河经过,云隐山海拔八百多米,或许是山间多云雾,春夏季节山头总笼罩在云雾里,若隐若现,自祖先定居在这里,人口发展壮大,后来陆续搬来一些其他姓氏的人家,但还是陶姓居多,因此云隐村在附近村落里也叫陶家村。
公路位于山腰,山上多粗大的松木,靠近山脚的地方有许多田地,稍低的是田,高一些的是地,种满了粮食作物,接近村子的时候多了一些竹林和果林,满眼绿色里也多了零落的房屋,或白墙红瓦或青墙黑瓦,前者一般是新盖的,后者都是年头比较长的老房子,青山绿水加上颇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偶尔听到鸡鸣狗叫,白色的炊烟袅袅上升,也是挺入画的。
这是外来人和类似十一这样很少在村里住的人才有的印象,实际上云隐村距离小镇和县城都远,以前交通闭塞,村里的人大多面朝黄土背朝天,生计不好,后来南下到沿海城市打工的浪潮打过,许多能走的人都走了,像十一的几个堂哥堂弟,都在G市H市买了房定居,偶尔才回来看看留在云隐村的长辈。
因为是山区,多梯田,田地都无法机械种植,全部依靠人力,山谷的小路最多能容摩托车通过,更别说一下雨那路就泥泞得一步三打滑,十一年幼的时候没少冒着雨挑稻谷,洪水淹没地势比较低的田地,退去的时候留下许多淤泥,他们就走在窄小的田埂上,赤着脚,脚趾必须紧紧地扒着淤泥下的硬实地面,否则一不留神就能摔到田里去。
云隐村有好几百户人家,如今留在村里的人大多是老人和孩子,年轻人都出去打工挣钱了,老一辈开发的田地现在大概只有一半还种着,其余的不是退耕还林就是任由它荒着。
十一出生得早,分田地的时候他也分到一份,田有一亩多,地他就不清楚了,陶德明带着家人去了H市,家里好的田地就给六叔种着,次一点的谁要种谁种,没人种的一直荒着。
车子进入村口的时候好几条狗跟着汪汪叫,二伯家在村子东头,十一他们家则在东北那面,直线距离大概200米。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