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作巧合;一笑置之,但事实上,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叫选择性感兴趣。
一个人一天接触到事情与信息量其实是十分庞大的;大到超乎我们的想象。无论我们在做什么,我们的大脑都会吸收周围的信息;景色、环境甚至是温度;而大脑为了帮助我们能够分清主次;就会让我们自动忽略一些它觉得无关紧要的东西。等我们对某件事情产生兴趣之后;在以后的生活里对这件事情的关注度就会提高,进而产生了一种以前从来没有,现在却又无处不在的错觉。
之所以说这么多,就是为了要说明,当元始觉得盘古无处不在时,其实是很正常的。元始以前只注意红云,潜意识的就忽略了盘古这个已经去世的人。而当红云对元始提出元始有可能是盘古转世这一事情之后,元始自然而然的就会发现他过去忽略了的无处不在的盘古。
但偏偏作为一个洪荒土著,元始是不知道什么巴尔德迈因霍夫现象的,他只知道天道。
元始觉得冥冥中这一切的突然出现,就是在警示他,你不是盘古,不要痴心妄想,无论你如何努力,你对红云的影响都不可能比过盘古。看看盘古都做了什么,红云喜穿红衣是因为盘古;红云每日都会去山顶崖岸吹风,也是为了看盘古的棺椁;甚至是红云在跟人说话的时候其实都是三句不离我父神如何如何……元始扪心自问,如果他死了,红云会做到这一步吗?很遗憾,不会。
倒不是元始对红云没信心,而是他很有自知之明,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他对红云来说已经很重要了,却不是最重要。他的骄傲不会允许他自欺欺人把这点忽略掉。
这真是一个很打击人的认知,也清楚的让元始意识到他不可能是盘古。但他却又莫名的有一点不想拆穿红云。他知道他不应该给红云希望,不应该骗他,可是当他看见红云只是因为他有可能是盘古就露出那样开心的笑脸后,元始就一点拒绝的话都舍不得说了。
虽然元始在心里疯狂的嫉妒着盘古,却也还是最终选择了配合红云,不承认,不否认,配合着盘古当年临终善意的谎言,冒着会被红云讨厌的风险准备骗红云一辈子。
其实元始要是想和红云有点什么,他很清楚自己应该迅速否认,绝不认下这个模棱两可的父子之情。因为他很明白红云的底线在哪里——同性没问题,*死也不可能。当元始认下自己是盘古转世的时候,基本就等于宣判了他这辈子追求红云无望了,哪怕他能借着盘古的名义与红云再亲密,也只是加深亲情,而不能触发爱情。
但最后,元始还是这么决定了,还是那个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