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兴奋异常,你看我我看你。那红狐所化的乃是一身红衣,白狐所化却是一身白衣。两只狐狸看毕,只笑说,往日为狐,皮毛不能更改,可今日,幻化成人,却能随心所欲。白狐说,我不爱这一身肃穆,。倒喜欢你这艳红如蕊,便似那彼岸之花,殊丽绝伦。红狐也笑说,正好正好,我偏偏不爱这热闹颜色,却喜欢你的一身无暇,嬉嬉笑笑,两只小狐狸互换了衣衫,互道恭喜。哎,此下,却不该称他们为狐了,这一经五百年的修炼,他们却是已然为人。”
已然为人,听到这里,癞子心头一惊,万般思绪,千种滋味,心头浮过,却是惘然。。。。
“为人之初,两只狐狸自然欢喜。这世间浮华,风月春花都是心底所羡,是以,常常下山,行走一遭。那一年也是凑巧,下得山去,适逢山下问斋禅院一位高僧讲道。两只狐狸好奇,也随了人去。记得那一天,正是初五,人山人海,好不热闹。寻了地,两只狐狸便坐下听他讲道。
佛法无边,度的却是有缘人。听他讲来,这世间皆苦,世间诸般万千不过都为幻想,只是一空,且莫贪念。听他讲完,两只狐狸自是不明,又暗暗好笑,若说这世间万般皆空,却为何,眼看尽实,又诸多留恋。只笑说这佛也诳人。与他们对视,那高僧竟先笑了起来。便向两只狐狸问话。尔等可是自山中来。两只狐狸答曰,正是,那高僧又笑,痴儿,为何要误入红尘?两只狐狸一楞,均不知如何做答,相顾片刻那红狐只问。既说四大皆空,为何法师还要留置世间,又为何还要向世人讲道,莫不知这眼前世人也为幻象么?高僧笑答。能辩善谈,已有慧根。笑毕,那高僧却是一番沉思,后道。我佛慈悲,知这世间有情,只为度人,故不忍离去。六道众生,人为第二,岂是幻象?汝真是妄语乱言。
听后心中一动,白狐便问,那如何却称是人,吾等不是已然为人?
非也非也,高僧摇头,只笑道,尔等不过空有人形,却无人心,须知人之有念,亦有情,人有善念,恶念,亦有真情,假情,若为人,便先需明一个情字。若为人后,却要一心向善一心向佛,莫生妄念,待之以诚方可为度。
听罢,狐狸怅然,似有所悟,又似不能悟,只黯然离去。
一年一年,梅花谢过,桃花又红,浮世匆匆,又是五载。两只狐狸,听了那高僧之言,终日参悟,只日行一善,日日礼佛,可始终不明这为人的道理。渐渐而过,狐狸声明鹊起,山外之人皆称其为仙,日日里香火鼎盛,络绎不绝。更为不解,那狐狸只道,我等为何还不明做人的道理,又怎的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