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基数,战略意义极小,只能说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聊完这件事过后,兵相又说:“陛下,老臣还有一言。”
其实在他开口前,看到他的表情,皇帝就大约知道他要说什么了。
果然,兵相聊到了最近多人联合上书弹劾明亲王的事情,道:“小不忍则乱大谋,陛下,请先命明亲王回到领地思过。”
容幽有些恼怒,他没有想到兵相也会这样提议——兵相是兵部职权上的一把手,很早开始就被归为明亲王的阵营,皇帝觉得他现在是在明目张胆地背叛谛明。
容幽道:“他没有任何过错,思什么?薛卿,朕以为你认识他多年,又曾经在战场上共同作战过,应当很了解他的为人,怎么你也会被最近的流言蜚语缩蛊惑?”
兵相说:“陛下,正是因为臣知道明亲王殿下没有过错,所以才希望他能够从这风口浪尖上退下来。您为明亲王在朝上据理力争,是宠之信之,也是火上浇油。他在朝中声望早已登峰造极,进无可进,陛下也已经赏无可赏,再下一步就只剩下皇位——”
容幽冷淡地说:“若他对皇位有意思,早在朕登基之前,这个国家已经全是他的了。”
兵相说:“陛下当然信任他,老臣也对这一点坚信不疑。但群臣不信,国民不信,所以才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您如果真的想保明亲王,决不可继续这样捧杀他。”
——捧杀。
容幽并没有想过,自己过度的信任和重用,也成为了促成今天局面的一大重要原因。
为了改变皇帝的主意,群臣开始有意识地在方方面面施加压力,就连明亲王阵营当中的重臣也终于开始这样劝说皇帝,容幽渐渐感到压力。他是皇帝,自然不用太惧怕群臣的威胁,但谛明毕竟不是,恐怕明亲王现在才是真正步履维艰。
次日,容幽召见了傅定,他的代理财政大臣。
自从容幽登基之后,财政大臣的位置一直空缺。一来是因为朝中并没有从能力和声望上都能胜任的人,傅定虽然能够足够,但毕竟资历太浅、难以服众;二来是除了傅家之外,帝国中心实在没有能够把控国家经济命脉的第二个家族了,这也是怪当年傅潜根基太深,结果现在连他的基业都没有几个势力能吃得下去。
现在的财政事务,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