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都快找不到了,别说是烟道了。”陶十五叹了口气,很多以前大家都会的手艺,这几年眼看着也都快要失传了。
“他整大棚不可以去临镇找人学吗?那边大棚技术还挺成熟的。”临镇是个农业大镇,前几年不少人都是靠着大棚种植发了家。
“成熟个屁,我们走了一天路,跑了多少户人家,就没一个会整烟道的,娘的都是一些半吊子。”这个大叔貌似火气不小,看来在这种大冷天里出去走一天,就不是一般人能忍耐得了的,何况还没收获。
“我家屋后头这个也就是瞎整整,跟你外甥那种肯定是不一样的,也不知道能不能帮得上忙。”帮人其实没什么,就是帮不好了,自己反而吃力不讨好。
“没事,现在不是没人会吗?你就去瞎整整,整出来最好,整不出来也不亏啥。”人家都这么说了,我也不好再推脱,而且听说镇上有人修大棚种庄稼的时候,我心里还是有点高兴的,不管能不能成,总比眼睁睁看着那么多人挨饿要强。
然后我下了一锅面条,陶十五也在我家吃了一大碗,他说好久没吃到面条了。因为我们这边都种水稻,以前面粉和面条这一类的东西都是从外头运过来卖的,虽然不多喜欢,可是这隔好久才吃上一次,就是觉得特别好吃。
吃完之后我把葛明小黑小龙几个叫起来,面条搁久了就糊了,这年头可不能浪费粮食,太造孽了。
陶十五的外甥是个高大帅气的年轻人,不到三十岁的样子,听说是镇上的机关干部,小伙子本来是前途无量的。我跟着去了陶十五家里的时候,他看见我也礼貌地站起来跟我打了招呼,所以我对他印象还是不错的。
他们家也在吃早餐,用夏天晒出来的干豆角跟大米一起熬成的菜豆粥,上面还有点油星,基本上我们村的人日子过得还可以。陶十五有一个姐姐,早年嫁给镇上一个高中老师,生了个出息儿子,就是眼前这个叫陈博的年轻人。
我跟陶十五在一边的火盆边烤火,陈博跟陶十五的父母继续吃着早饭,他喝完一碗粥之后又打了一碗,一边喝着陶奶奶还塞给他一个鸡蛋,看得出来来是很疼这个外甥的。
陈博吃完之后不好意思地冲我笑了笑,然后就开始说起了镇上的情况。现在镇上自然是不太好的,大家人人自危,有点子东西都想着屯起来,有些年轻力壮的男人甚至敢明目张胆地抢夺邻居的东西。
但是他又说,希望总是有的,主要是大家要肯团结起来,等这一次灾难过去了,自然又可以回到以前的安稳日子里去。
我听着他的话,对他的印象又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