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就是非正常死亡的鬼,民间一般称之为枉死鬼。这类鬼怨气最重,人们为了使其不至于出来为祸人间,只得拜祭他们,为他们举行仪式,使他们的魂魄归于尸体和墓穴。
而另外一种,就是所谓的“善鬼”了。这类鬼通常是人们死去的祖宗和亲人。人们认为,与血脉相连的亲人,即使已经变成了鬼魂也不会加害于自己,非但不会,还会在冥冥之中成为本氏族后代的保护力量。因此人们通过仪式招回死去亲人的鬼魂来享用祭品,并祈求鬼魂保佑和降福。祭祀“善鬼”,也就是祭祖了。
祭祖一般在祭祀恶鬼之后开始,各地的习俗都不一样。Z市这一带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吃饺饼筒。十个Z市人里有九个是生意人,不论生意大小,商人总是特别相信鬼神之说的。所以,Z市人对祭祖特别上心,祭祖用的饺饼筒也做得十分讲究。饺饼筒类似于春卷,外皮是用麦粉做的,里面包裹着肉片、蛋皮、木耳、豆芽等多种食物。等到点香烛、烧纸钱等仪式结束后,全家人就可以开始食用祭祀用过的酒菜了。
随着时代变迁,Z市市区内已经没有做法事这个习惯了,但农村里往往办得极为隆重。有些村子甚至会请戏班一连唱上半个月,当然,演的都是有关神鬼的大戏。
同样在农村里常见的还有放河灯。很多人相信水是连接着阴间和阳间的纽带,人们用纸扎成各式各样的彩灯放进河里,让他们顺流而下,希望这些小小的光亮能将阳间的思念带给去往了阴间的人。
除此之外,无论城市农村,人们都会在街道上摆上一些香烛和食物,食物多为饭团和香糕,每隔百米便会有一处。这种做法叫做“施食”,是为了让游荡在街头的孤魂野鬼能填饱肚子,不至害人。
七月初一一大早,徐闲舟便忙开了。准备香烛、做饺饼筒、扎花灯……忙得不可开交。
上午九点,秦子觉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