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子觉并没有忽略那个所谓的“小姑姑”,事实上,他考虑得最多的正是这个人。从头到尾,他们都没有见过那位“小姑姑”,甚至连她的声音都没听见过。而古小二在晚间又用“小姑姑会发病”的理由要求他们不要出门,他是不是可以大胆地假设一下,其实根本没有这个人呢?
或者再想得多一点,有人借助带着神秘色彩的“小姑姑”的身份,进入到客人们的房间,进行某种活动?比如,偷窃?
应该是个男人,而且力气很大,否则哪有可能在他们脚上留下手印?想必是想将众人的目光往鬼神身上引。
“在想什么?”身后传来徐闲舟的声音。
秦子觉没有回头,只是轻描淡写地说:“结构不对。”
徐闲舟走上来,站在他身边和他一起看。看了一会儿也瞧出问题来了,但他并不打算和秦子觉讨论,两个人一个现实论,一个鬼神论,有什么好说的?
“月儿影,花中映,爹娘见了笑吟吟。紫烟杆,火儿光,堂上一碗无头汤。”徐闲舟忽然念起短诗来,末了,转头看秦子觉,问,“这是高聪昨晚听到的歌,有什么想法?”
“没有。”秦子觉干脆地回答。不过是一首歌而已。
“没注意到吗?古小二的爷爷,那时他手上拿着的烟杆子就是紫竹做的杆身。”
那又怎样?
“好吧。”徐闲舟投降了,“按照你的思路,会不会有人想要借助这首歌提醒我们什么?”
比如那个从未露面的小姑姑?
如果是她是那个知道真相的人的话……秦子觉认真思考起来。
第一句暂时看不出什么问题,只是第二句,这意思再明显不过了。紫烟杆,就是紫竹做的烟杆子;火儿光,可以理解成火光冲天。假设“紫烟杆”指的是古老爷子,那么,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他就是那个令火光冲天的人?
徐闲舟的方法和他不谋而合,接着分析道:“堂上一碗无头汤,可以理解为,有人杀了一个人,他将尸体的头部砍去,剩下的部分做成了汤……联系上面的六个字,故事应该是这样的:有一个人放火烧了房子,被另一个人看见了,于是,纵火者变成了杀人者。”
事实是这样吗?
“我想,还有些事需要确认一下。”徐闲舟揉了揉被眼光刺疼的眼睛,笑眯眯地说。
作者有话要说:恩。。这集给出了很多线索。。应该离真相不远了。。远目。。。
P。S:我果然不适合写谜面。。OTL。。
29
第二十九章 黑手印(下)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