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便被人们叫做笔架山。笔架山有名的地方便是上面有间书院,叫做笔山书院,书院历史悠久,听闻倒是真有几个学子中了举人,但真正清楚其中历史的也没有几个。
长衫公子隔日便去书院拜访先生们,温习功课,时不时给新来开蒙的稚童答疑解难。
这日,唐河再次登门拜访,两人还是如同以往的坐在院中聊天。邢建在一边看着两人,华晨原本就是如玉一般的人物,相貌不凡。而唐河面貌和唐弯如出一辙,但是清冷的性子和淡淡的表情在那张脸上却多出了不同于邢建所熟悉的唐弯的一种韵味。两个人在西下的阳光里好似一幅摄人心魄的画。
“唐先生,不日我就要启程前往筑城了。”华晨开口道。
闻者微微愣了一下,面色缓和:“也是,省试之期将近,那唐某先祝您拔得头筹。”
公子脸上展露出了笑容,眼里尽是踌躇满志的豪情,确实,那时学子苦读多年,为的就是在通过考试在朝堂之上抒发自己的见解,为的就是那苦读十年才可能换来的功名。而现在,华晨便是为了自己自幼的理想去努力,去奋斗。在邢建眼里看来那时的古人是可笑的,但是在长衫公子的笑容里他却是由衷的替华晨开心了一番。
“只是以后能和公子对坐而谈的的机会也会很少了吧。”唐河说道,语气里有着微不可及的失望。
“怎会?唐先生在初南等我三年,三年之后,我定将衣锦还乡。”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华晨几日后和先生们拜别,将房屋托付给家中老仆,踏上离乡之路离开了初南。
华晨离开之后。邢建还是呆在院落里,一切照旧,自己还在类似一个游魂一般呆在不知何时的初南,能够走在不知是多年前初南的石板街道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穿流不息,时而会有小孩子无意间扑过自己的身体,他也慢慢的习惯了下来,因为没有任何感觉。
应该是第三年,唐河和华晨相约再见之时。唐河已经连着好几天在天色稍暗的时候出现在院落了。
他是记着和华晨之约吧,可是邢建也知道,大家都说着华家公子高中,去了京了当大官,这三年之约怕是会延期吧。
唐河在宅子里等了一年。
邢建觉得奇怪,为什么这人会如此执着的守着这一个约期。
青年站在屋顶,长衫在夜风中猎猎作响,鬓角有几缕散落的发丝时不时扬脸庞。视线望向远方,还是那番清冷的样子,面无表情。
邢建突然觉得有些心疼。
他想起了唐弯,那个小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