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会好呢?”
舌头好了,然后进入下一场的折磨游戏吗?真想逃离这个境地,是从时钟下的那个门冲出去,还是依照对方所说的那样,杀了他。
不能这样做。善良的那一半这样对他说。
在无法拥有一种凌驾某种规则之上的能力时,想要寻求改变,便只能遵从它。那时候简单的善与恶、好与坏已经不足以说明一个行为的性质。就拿杀人来说,杀一个好人是为恶,杀一个坏人是为善。恶的那一半循循善诱。
不管是杀好人,还是杀坏人,夺取人命的那一刻,就已经偏离了常道。善说。
那为何要保持这种常道,偏离了又有什么关系。恶说。
因为他不能不做一名好人。善说。
一个人的价值观、道德标准和行为习惯是什么时候开始形成和体现的呢?大多数人都是在青少年时期,但对于林莫羡来说,在很小时候他就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价值观、道德标准和行为习惯都是围绕着自己的需要所做的某种阐释。
作为一名被人抛弃的孤儿,林莫羡想要的一直都是一个家。第一个带给他温暖的家的人,是他的哥哥。失去哥哥的恐惧,他这辈子不想再体验第二次。所以他一直以来都努力想得到哥哥家人的认同,并小心翼翼地隐藏自己对哥哥的某种渴望。
但糟糕的是,他的这种渴望被哥哥的家人,也就是他名义上的父亲撞见。
啊,多么难堪的情景,自己的养子竟然对自己的亲生儿子的裸体自慰。
当时,离正在浴室里洗澡,本来以为父亲今天不会回来,就大胆的在门口自慰。结果发生了这种事。但比起父亲的训斥,他更怕这种事情被哥哥知道。他死死地盯着父亲,也许眼神里尽是哀求,父亲最后什么也没说,只是面容沉重地转身离去。
几天后他被叫到书房里,父亲既没有责备他,也没有让他离开林家,只说了一句话。
“我一直都希望你能做一个正直而善良的人。”
人们总是在对其他人有所期盼,又总是希望满足其他人的期盼。
对于一个价值观的形成,除了自己内心对事物的认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身边亲近的人希望你能成为怎样的人。
正直而善良,这两个普通的词语,却成为了他的行为标杆,努力的方向。
凡是世俗反对的,不接受的事情,他都不做。而世俗支持赞成的事情,他尽力去做。
刚开始可能刻意的成分居多,但在后来,他喜欢上了这种满足他人期盼的行为方式。人们说他是大好人,尽做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