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做不成了,章耀华决定弃工从商。辗转在南京城的各个角落,找一份看得到前景、看得到未来的生意。章耀华寻寻觅觅,最终看中了北银桥市场的五金生意。
年轻的章耀华没什么学问,最高学历是胎教。说得难听点,二十几岁的章耀华,动手动脚没问题,就是不会动脑子。摸爬滚打还处在道听途说阶段,川菜馆的厨子说五金生意赚钱,他就跟着去北引桥市场站街了。
所谓傻人有傻福,那个时候的南京蓬勃发展,到处需要建筑、需要建造、需要各种各样的原材料。章耀华扎身在一家卖地砖的商铺里,靠着他东北人的憨厚,东北人的热忱,东北人的酒量,给老板拿下了一笔又一笔的订单。
那个时候流行的歌曲大多自带鸡汤,什么《我的未来不是梦》,什么《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章耀华渐渐得不再满足于老板的几句夸赞。他有了野心,有了理想,有了规划。每次打电话到东北老家的时候,章耀华都会给家里的老婆画大饼:“放心啦,燕子,我一定闷声发大财,取代那个秃子自己做老板。”
每次打电话,章耀华都会说一遍这句台词。不知道是说给老婆听的,还是说给自己听的。终于有一天,章耀华声情并茂念这句台词的时候,秃子老板在一旁听到了。
就这样,章耀华失去了他的第二份工作。一夜之间,北引桥市场的老板们都知道他是个想取代老板的心机表。别说一般老板了,之前想挖他回去卖坐便器的老板都不敢要他了。
秃子老板包他吃包他住,工资半年才发一次。章耀华被赶出去之后,不仅一分钱拿不到,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抱着一麻袋的锅碗瓢盆,章耀华可怜兮兮得流落到了大街上,对着一闪一闪的红绿灯掉眼泪水。
说好了得闷声发大财呢...
他对不起他的老婆和孩子...
章耀华跪在街上大哭,路人扔个一毛钱过来他都没有反应。就在他哭得泪流满面、一个星期都不要洗脸的时候,人来人往的行人当中,走出了一个想要近距离看热闹的女大学生。
女大学生穿着二十多年前流行的背带裤。只不过她的背带裤不是牛仔的,是用黑色布料自己裁制的背带短裤,搭配着一件亚麻色的短袖体恤。这是一套放到现在都不会过时的撞色搭配,很衬她的容貌,也很衬她身上的青春气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