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显深邃。
看见师徒二人,齐云也有些意外。他这意外却是第三种:不好不坏,无悲无喜。
如果一定要给“意外”加点什么属性的话,那就是惆怅。小小惆怅。
上次与二僧见面,哥哥还在他身边,如今却不知所踪……
见齐云只顾看着二僧发呆,齐老夫人急忙插话:“云儿,快向大师问好。”
“齐云见过大师。”
齐云回神,从善如流向净空问好。老太太松了口气,又叹了口气。
叹气是因为齐云发呆越来越多了,松气则是因为她的宝贝云儿总算还不太呆傻。
万幸齐云不知祖母心中所想,否则怕不要羞愤而死。
老太太这时又将净空往齐云榻前让了让,盼着大师赶快给她一个说法儿。
老太太挺大年纪了,却还不明白:说法儿这种东西,不是你想要,别人就得给的。
人家就算搁不住纠缠终究把“说法儿”给你了,那也不一定就是真的,是实的。
那很有可能是一个披着“说法儿”外衣的敷衍。
就像贴了一层金粉的砖头儿,看着眼花缭乱,究其本质,青砖而已。
但老太太如今心中忐忑,就是青砖,她也会接过来当金砖抱着。
奈何,净空老和尚连青砖也不给她。
净空坐在齐云榻前,既不念经,也不宣佛,竟捞起齐云的手腕把起脉来。
老太太大失所望。
不敬业,太不敬业了!
你一个佛家大师,怎好去抢郎中的饭碗?
再者,郎中若有用,谁还请你一个和尚来啊!
净空把过脉,看见老太太一脸焦急,转身宣了声佛号:“阿弥陀佛,施主不必担心。吉人自有天相,小施主这病不碍事。”
净空口气淡定,一脸祥和。
得道高僧就得是这种模样。
就像庙里的观音与佛陀,就得端庄祥和,方显智慧慈悲,方能扶危济困、普度世人。
但老太太看着慈眉善目的净空,心里却一点儿踏实不下来。
因为她不信。
信则灵,不信则不灵。不管哪路神仙菩萨,就怕一个“不信”。
求神拜佛,“信”是你至少应该付出的一点儿成本。
老太太也不是有意不信,实在怪净空这话说的不靠谱:齐云素来体弱,这次一病又反复不愈,更别提幼时算命先生批的“福薄”、“多舛”之词……所以净空说“吉人自有天相”时,老太太认为他是在敷衍。
你看,人生真真充满误会。
误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