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这种时候,越是要讲究卫生呢!如今生了跳蚤虱子,可连灭虫的药都找不着!几位大哥嫂子觉得是不是这个道理!而且,我这个价钱不贵啦!瞧这管牙膏,就算是以前,也得卖七八块呢,我家里老婆孩子还等着粮食下锅呢!三斤玉米渣,红薯干也行,如果是红薯或者是土豆,就得五斤,怎么样,够便宜了吧!”
见围过来的人有些意动,他赶紧说道:“这几斤粮食也就是一两顿的事情,买一管牙膏或者一块香皂回去,省着点,一家子都能用个一两个月呢!”
这话说的也挺有道理,想了想,一群人还是说道:“行,你在这等会儿,我们回去拿粮食!”
中年人不禁喜笑颜开,连声答应了下来。很快,大家带着自家的粮食过来了,中年人赶紧拿出了一杆秤称了起来。
陈瑾和白靖花了五斤红薯买了一管牙膏意思了一下,中年人带的东西并不多,不过走的时候却是满载而归,陈瑾看着自行车后座上那几乎是装得满满的麻袋,心里摇了摇头,这路边上又很长一段根本没有人家,这人这般招摇,万一遇到不怀好意,想要捞偏门的,麻烦可就大了。
陈瑾从来不知道自己有乌鸦嘴的天份,几天后,有七八个人背着箩筐过来卖盐,从他们嘴里知道,那个中年人半路上被人打劫了,自行车和粮食都被人抢走了,好在那些人没有伤人命,这才全须全尾地回了家。
这些卖盐的人也是得到了教训,不再单独出来,而是一伙人一起出动,免得路上出问题。
他们带来的盐是粗盐,颜色发黄,尝起来也有些苦,几个买盐的人都皱了皱眉,这样的粗盐,以前腌咸菜都是不行的。
正拿着秤杆几乎是用小勺子一点一点往外舀的那个青年人笑道:“如今精盐的价钱可不是一般人买得起的,就这些,还是我们骑了两天车才弄回来的!你们还别觉得贵,我们也就是赚个跑腿钱,大头都被掐在晒盐的人那里呢!”
另一个年轻人也是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羡慕之色:“可不是,虽说咱们这离海边也就不到两百里地,不过,那边已经叫附近当兵的人给占了,就在那边晒盐,谁要盐,就得拿粮食去换!怎么当初我没去当兵呢!”
“开什么玩笑,你要是去当兵,也轮不到你在那儿,咱们这边去当兵的人,都在西北西南那边呢!”另一个人轻哼了一声,“那些当兵的口音难道你们听不出来,多半是北方那边的!”
知道了原委,在听几个人描述了一下精盐是何等恐怖得贵,村民们也不敢再挑剔了,一包粗盐就能十斤粮食,还不能是什么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