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接触的大部分华国人都是“打太极”的高手,回答问题要么沉思许久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要么就是礼貌性地微笑回避太过尖锐的问题。他没有料到苏锦泽会回答的这么直接简单。
说简单其实也不是,苏锦泽一句类似玩笑的话,其实已经在质疑记者的提问水平了——太想要“爆点”有时候问问题就不过脑子,或者“太过脑子”而忽略基本常识——如果侯卫东真是一个可以谈私交的人,那他也不可能取得如今的地位和成绩。
记者本想把苏锦泽逼入绝境,质疑他的实力和名气,却没有料到对方直接把问题推给了侯卫东,背后的意思很简单:我如果不够好,那侯卫东选我的话不是没脑子么?
对于河粉屯邮报而言,黑黑如今籍籍无名的苏锦泽问题不是很大,可是如果把矛头指向国际级大导演侯卫东,那还真要掂量掂量对媒体的负面影响。
见这个话题无法继续下去,记者换个话题继续问道:“那这次与侯导合作的感觉怎么样?与之前私下里打交道的时候是不是很不一样呢?”
苏锦泽点了点头:“感觉很不错,和私下里相处肯定不一样。就比如说我们,现在坐在这里一本正经地聊电影聊艺术,但如果我们是朋友,等结束后很可能去酒馆喝一杯,聊的话题可能是抱怨戛纳的食物太难吃,电影节活动太繁琐。”
苏锦泽此话一出,相当于是吐槽戛纳和电影节了,可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就算被他玩笑般提及也无伤大雅,记者反而也是跟着会心一笑——没有错,如果不是工作,谁会来这cao蛋的戛纳!
虽然如此,记者下面问出的问题依旧不是那么“和善”的:“听说你在华国的时候一直是在电视圈打拼,第一部戏上的就是侯卫东导演的戏,那之后会不会一直在海外市场活跃,毕竟你的起点已经这么高了。”
苏锦泽依旧保持着淡淡的笑容,沉着回答:“不会,我以后的重心还是会放在华国,下一部戏也是华国的导演。”
记者不由得一愣,语气里多了一分不可思议:“可是你已经迈出国门,走向国际了,为什么还要回到华国去?”
苏锦泽抬了抬眼皮,看了眼一脸诧异的记者,然后才缓缓开口道:“我不认为所谓的‘迈出国门’是件多么了不起的事,而国际事实上也是由各个国家组成,除非一部电影集合了很多国家的演员或制作班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