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表示,自己将在渝州府内等着他们的好消息。
郁桂舟和白晖二人分别给姚公子的来信总结了三个批语:幸灾乐祸、笑里藏针、不安好心。
虽说这个消息对他们来说确实有些压力,但三人都不是脆弱的人,如今这种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反而越发让他们坚定。
越是狭路相逢,越是胜者为王,勇者胜。
作者有话要说: 狭路相逢,勇者胜,你们猜猜四公子第几名?
第128章 文曲下凡捉摸不透
少小多才学, 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未时一刻, 钟声响起, 东平省贡院浅浅私语的声音戛然而止,应试学子面上一紧,端正了坐姿,三道钟声过后,贡院门口,东平巡抚携手朝廷派遣的提督学政大人进了考房,巡逻士兵步伐整齐的步入, 更有各个出口、转角处都有一名屹立不动的兵士把手。
其后, 身穿朝服的四位大人抱着案卷走了进来,先是对高台上的巡抚和提督学政见了礼,当面儿开了封好的纸袋, 接着走下高台, 一人进了一个号房派发案卷。
魏国科举, 不分童、府、乡、会等考试,其内容又为帖经、墨义、诗词、策论, 从此次科举开始,还增加了三艺,帖经原在府试时,只在四书五经里抽取,而如今郁桂舟接了那帖经一看, 密密麻麻的,四书五经只占了不到三分之一,剩下的,他匆匆看过去,竟发现了数十本藏书里的字句。
他的手抖了抖,对乡试有了更深的认识。帖经试,不过是科举中的开胃小菜而已,却已然和府试有着天堑鸿沟,难怪无数学子终身止步于府试,只得一秀才而已。
若说府试还只是读死书,那乡试便是考校涉猎,考学子的见识和胸中的知识。而他,若非因着上次好运进了府学,抄录了藏书,得以被院首收为弟子,哪怕关在家里继续苦读十年,也毫无用处罢。
寒门子弟,若要出人头地,不亚于徒步上青天。
郁公子自认这一路走来,还算气运得当,只是如今这考场里坐满了学子,可以说是汇聚了一省的精英子弟,几乎个个都是百里挑一的人物,有气运的也太多,帖经这个开门下马威不过是让诸位学子们有些侧目罢了,远不到沮丧的地步。
“易大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