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里的伙计帮忙照看一下。
粥铺卖的是普通的素粥,外加白面馍馍和高粱面大饼。
寺院开粥铺不为赚钱,遇到饥荒乃至逢年过节还会舍粥周济贫民,平日里价钱也极为便宜。
苏氏给大伙一人要了一碗小米粥。
出门前在家吃过饭了,就没再买干粮。
粥铺里挺宽敞,摆的全是矮桌子、长条凳。
里头坐了不少人,大多是常来的香客,自觉守着规矩:女客靠西坐,男客坐东边,中间留出两排桌子板凳,给像燕家这样拖家带口的坐。
韶南一进来,粥铺里便陡地一静。
任谁突然见到个明眸皓齿的未嫁少女,都会忍不住多看两眼。
一旁的堂嫂早习惯了这阵式,赶紧拉着韶南背对众多男客坐下来。
周围的气氛这才恢复如常。
苏氏面上有光,瞅着韶南笑了一笑,心道:“没娘疼的孩子懂事早,还好咱们韶南是个有福的,他爹往后有了官身,韶南可就是官家小姐了,一会儿可得求菩萨保佑,给孩子定门好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