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这根柱子里头也是被掏空了的,地下墓室的入口就藏在里头吧。
白秀麒想要更全面地观察小屋的全貌,因此换到侧面透过窗棂向内窥视,却意外地看见了立柱左右各蹲着一个陶制的镇墓兽。他定睛仔细看,忽然意识到这两尊陶兽在外形上简直与自己壶天里的那尊一模一样!
难道说这两尊也会动?!
白秀麒告诫自己先别下定论,静下心来尝试着感知陶兽身上是否存在有不同寻常的气息。然而令他失望的是,这两只镇墓兽好像只是普普通通的装饰品,浑身上下土气不少,可一点灵气都没有。
但是难得外形高度相似。总得有点理由吧?于是白秀麒又向苏紫询问它们的来历。
苏紫说,这种造型的陶兽不仅在李冉虬这儿有,其他几处陪葬墓中偶尔也有所发现。专家说应该是章朝中期明器匠人的作品——估计是那时候靖堂搞修缮,需要进一批新的装饰品。负责采办的督工觉得这玩意儿不错,就拿了一对过来摆着了。
这或许能够解释,一对中期的陶兽为什么会出现在章朝早期的墓园里;但是怎么解释它出现在泰陵的地宫里头?
被人偷偷放进去的?
再说了,如果泰陵里的那玩意儿果真是龙脉钉的话。又是哪个胆大包天的人。会在章朝如日中天的时候,冒死潜入皇帝祖先的陵墓,干出这种事来?
各种矛盾和疑惑互相交织碰撞着。反而让白秀麒觉得有趣起来。
十分钟的自由活动很快结束了,团友们重新在门口集合完毕,朝着下一个目的地——泰陵博物馆前进。
由于泰陵地宫本身不对外开放,因此博物馆可以说才是泰陵参观之旅中的重头戏。这里不仅按照1:1的比例忠实复原了泰陵地宫的全貌。还展出着不少从地宫以及附近陪葬墓里出土的珍贵文物。
电动观光车朝着西面开行了大约两分钟左右,来到了泰陵中轴线的神道上。
上世纪30年代。由于日军的轰炸,神道中部遭遇了不可逆转的破坏。泰陵博物馆的东西两座分馆就建造在这段被破坏的神道两侧,行走在连接东西分馆的玻璃桥上,低头就能看见战争为人类文明带来的创伤。
为了保证视野上的开阔性和完整性。泰陵博物馆的主体部分是下沉式建筑,只在地面上露出大约一层半高的浅黄色顶部,看起来到有点像是埋在泥土里的一根枯骨。
展厅的入口在东楼。过了安检大厅继续往前走,就是复原的地宫入口——一串陡峭而深邃的石头台阶。笔直地通往幽深的地底世界。
淡季游客数量有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