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呢?还不是抛弃了她另寻新欢。对于这种朝三暮四的人,你还是早些离去,我们不会为难你的。”
话虽这么说,他已经下定决心,无论韦慎之怎么选择,这个东方术士都是个祸患,绝对不能留!
韦慎之淡淡地瞟了他一眼,没有说话,因为他知道这个时候就要把一切都交给埃德加。果然,埃德加立刻接了他的话:
“在我和黑暗之主之间,维多利亚选择了后者,我不能多说什么,毕竟强大的力量是所有人都向往的。但是,她既然不愿意对我忠贞,我也没有必要对她从一而终,这么简单的道理,我相信各位熟读了《第二性》、《性政治》的女士小姐们不会不理解。”
《第二性》为法国女权主义之母西蒙娜·德·波伏娃所作,提及过男女关系中,男权社会将女性禁锢在“从一而终”的客体地位上,从而试图使用婚姻关系来强化男权社会统治。《性政治》为美国著名女权主义者凯特·米利特所作,书中有过对女性被要求对死去或者失踪的丈夫“从一而终”这样的事实所进行的抨击。
无论哪个地方,无论哪个种族,无论哪个时代,人们总是会对自己所信奉的价值观进行无条件的膜拜,或者选择性忽视了一些其他的理智上的考虑,比如说现在。在搬出了波伏娃和米利特之后,韦慎之明显地感觉到那些女士小姐们对埃德加的态度忽然间好转了不知道多少个档次。这让韦慎之想到了佛教之所以在古代印度如此盛行的原因——佛教有经,与提倡种姓制度的印度教相悖,提倡人人生而平等。故而许多人都自愿放弃了印度教,选择信奉佛教,因为一个人会信仰他所拥有的——这是个人主义的一种最最基本的体现,也是主体意识的一种表达。而信仰会让人盲目,会让人对自己所信奉的价值进行无条件的崇拜,比如现在。
韦慎之正天马行空地想着一些毫无干系的事的时候,那边埃德加和克兰大总管已经话不投机——
“弗兰德斯,你休想一回来就蛊惑人心!当初你对巴托里家做的一切,你可不要忘记了!”
“大总管你自己才是吧。当初你为了搬倒维多利亚,居然和德·莱斯家族联手。相信我们族里的女士小姐听完你曾经做过这件事情后,大概不会再对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