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典型。
“还有这几个公式,要背下来。”
他似懂非懂,点头,“哦,那我晚上睡觉前看。”
霍戎又道:“语文书背回来了吗?”
他点头,“背回来了。”
“会背沁园春吗?”他看了赵远阳的考试题,有默写。
赵远阳哑巴了,垂下头,硬着头皮道:“嗯……会一点点。”
“那背给我听。”他声音很温柔,比老师温柔多了,吹拂在耳边,特别痒。
赵远阳心一跳,嘴里慢吞吞开始背诵:“《沁园春·长沙》maozedong……”声音从这里,就开始弱了。
他不会。
他面露赧色,恨不得钻进地缝,明明老师上课抽他起来时,他都能面不改色地说一句:“我不会”。
但到了霍戎这里,他就觉得自己太不应该了。
也没几个字,怎么就背不下来了呢?他不是试过,可脑子是空的,无论背什么,一秒工夫就能忘光……字虽不难,但凑一起他就不懂意思了。
“阳阳。”霍戎叫他名字。
“在!”他抬起头。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霍戎道:“别的不会没关系,先把这句背下来。”
赵远阳发问:“为什么?”
“因为这句是名句、是考点。还有你们的课文《雨巷》、《再别康桥》和《大堰河》,这三首诗的考点是……”
不过赵远阳也是三天晒网两天打鱼的典范,当晚看了一遍戎哥勾出来的那些“典型”和“考点”,后来就基本不再看了。
霍戎是知道他脾性的,不厌其烦地给他讲,翻来覆去就是这几个类型的题,唯一不同的就是题里的数值。
晚上还会抽他背诗。
按理说,这么大量地做同类型的题目,很针对性地背诗,再笨也会发觉到没对。可赵远阳就是没发觉,只是觉得自己好像越来越聪明了,咋全会做,还能做得全对。
帮赵远阳关了灯,霍戎突然问了句:“阳阳,腿上的伤好了吗?”
赵远阳下意识就在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