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跟现在的高考差不多,而且更为重要,要知道在中国古代,士农工商的观念是非常严重的,虽然我们现在还有,但比以前是好多了,最少我们也有个职业平等观吧,以前可不一样,职业是分为三六九等。
仔细想想,科举虽难,但以李贺的本领应该是毫无问题,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的,可是呢,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看不得人好,这在我们中国可是有传统的,李贺也是遭到了小人嫉妒,那些小人还恬不知耻的搬出封建思想打压李贺。
具体有多恶劣?也没有多恶劣,就是拿李贺过世的父亲说事。中国古代一向是有避嫌的传统,这里可以追溯下始皇帝,就拿日历来说,我们的正月原本是读正音,可就是为了避嬴政的嫌才改为征音。
皇帝都是如此,更何况平民百姓,这群小人便是打着避嫌的幌子迫害李贺,说什么,李父名晋肃,晋与进同音,有嫌,为了避嫌,李贺不能考试。这是个什么理,简直就荒唐至极。
举个例子,这种做法拿到现在来说,就好像是你要参加高考,但只要你父亲或是其他长辈的名里,有高这个读音的字,你就不能参加。这就是强行迫害,借口都是小孩把戏。
生活总是多难,小人势大,就这样,李贺被终生禁试,可想而知,这对一个才华横溢的天才是何等打击,且李贺自小便是以李唐皇裔自称。
“唐诸王孙李长吉”、“宗孙不调为谁怜”、“为谒皇孙请曹植”,他是何等的骄傲,可是现在,这些骄傲都变为了沉重的打击,本就辛劳成疾的他,再加上这份打击,又是大病一场,究竟是谁,竟舍得令这呕心沥血的人如此凄惨。
后来李贺也是波折连连,元和十一年,年仅二十七岁的天才诗人便草草离世,料想事已天定,又岂容人力,李贺的努力是有据可依的,呕心沥血的由来,便是最好的见证。
可他的努力却没有给他带来幸运,然那所谓的天定却是如此不堪,命运从来不会抹杀幸运的人,但命运却喜欢戏弄努力的人。李贺从来就不是一个幸运儿,他倒更像一个被捉弄者。
虽说命运如此坎坷,但是金子总会发光,历史是一个大浪淘沙的地方,它淘尽了那些小人,留给了我们永远的李贺,时间证明了“长吉体”的魅力,纵是岁月也抹不去唐朝的诗鬼。李贺虽然英年早逝,但他却与王勃一样,以另一种姿态,永远的活了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