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计较,反正就和之前看庄子情形一样,下课就去买了本《道德经》。
本来我以为这是给我讲老子生平的,当时那个书店老板也是这么跟我说的,我也就选择相信他,可当我拆开包装,翻到第一面时,我就想揍那个老板,这哪是老子生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看得我头都大了,不过我想,买都买了总不可能丢掉吧,就只能忍着性子看下去。
不过这次蠢到了自己,我买的竟然没有翻译,通篇古文,看了半天没看懂,最后只能强行翻译,翻译成果就不展示,不堪入目。
就说说老子,就此看来老子对我的影响其实也不大,我对老子也没有多少了解,就现在所有我对老子的了解,大多都来自我对他老人家瞎猜瞎想。
可能在我心中是有个老子的,不过这老子应该是与真的老子大不相同,其实许多人物也是如此,大多都是凭着自己的解读,活在脑海中,可能当我们真的试图去了解他们,他们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不过这样也好,给了我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假如我有一本翻译版,可能还比不上现在的思维。
后来我也尝试过去看注解版的《道德经》可看了十几章便看不下去了,但不得不说,这是本好书,只是我现在的阅历,并不足以支持我去看它。
这还是看个人吧,我不是很喜欢哲学书,小的时候窝家里天天看什么伊索寓言之类,现在长大了,也不大愿意看讲道理的书,但你要是当面给我讲,我还是会认认真真的听完的。不过这也有差别,要是书本的趣味性强一些,我也就看的下去。
而《道德经》毕竟是经典读物,它更加适合品读,细读,精读,研读,而我现在比较浮躁,也静不下心去看一本经典,看了也只能说是亵渎吧,学不到什么东西的,或许等我再长大些,就能好好看完《道德经》,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老子就讲到这里吧,虽然并没有讲到多少老子,不过之前也有提过,现在又提,感觉有些重复,我就不多讲了,接着苏格拉底吧。
学校真的是个好地方,我的大部分知识都是来自于学校,苏格拉底也是如此,历史书上的人文主义就有提到过,当时觉得苏格拉底老厉害了,柏拉图是他徒弟,亚里士多德是他徒孙,一门三哲学家,硬是组了个古希腊三贤,这也是没谁了,放今天,这就是顶尖男团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