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要把他们拦截住,如果让他们在挪威海岸得到休整,将会对我们的航线构成极大的威胁!”坐在海军大臣位置上的费舍尔大声说道,英国人的运输线如果遭受到德国水面舰艇部队的打击,目前失望情绪在漫延的英国民众将会有更多人站到反战的立场上去。
本身在丹麦投降后,德国舰队就突破了皇家海军在北海所构筑的海上封锁线。英国内阁就陷入到了重重矛盾之中,虽然得到了大量麦国物资的支持,但现在麦国的军事力量根本无法与欧洲相提并论,除了海军值得一提外,麦国陆军可以说是一塌胡涂,基本上没有什么重型装备,比沙皇的部队都要差了许多。
而且在没有取得绝对的制海权之前,麦国方面也不准备在欧洲甚至非洲采取大的军事行动。相当一部分内阁成员提出与德奥方面达成一个体面的和平协议,但战时内阁中的强硬派还是占了上风,他们期望通过延长战争在经济上拖垮德奥帝国。
主张和谈的贝尔福首相提出辞职,强硬派的阿斯奎斯成了新的首相。不过,随着俄军在东线大败,加之又控制了地中海,打通了与非洲之间的联系,德奥帝国的工业生产开始恢复,他们所期望在经济上拖垮对手的目的现在看起来已经很难实现。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的快速舰队很难在同对手的对抗中占到便宜,德国方面已经极大地加强了他们的战列巡洋舰队,但我们的新锐战舰却需要在一年后才能服役。虽然从麦国人手里购买到了八艘战列舰,大舰队的实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加强,但是由于大舰队主力战列舰的航速问题,根本无法捕捉到对手。”基钦纳伯爵冷静地分析着局势,目前在战列舰的数量方面皇家海军依然占据着优势,但在快速战舰上,德国人却已经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皇家海军为了对付“皇帝”级战列舰而建造的“海军上将级”战列舰才刚刚下水,想要服役最少还需要一年多的时间。
可是,如果任由德国舰队在海面上肆虐,恐怕不出三个月,英国就会崩溃。
“大英帝国已经没有了任何的退路,如果以目前的军事分界线进行停火谈判,大英帝国就会缓慢地死亡,我们花费了数百年的时间所打造出来的殖民体系不出二十年,就会面临全面的分崩离析。到时候,我们不得不仰仗德国人的鼻息才能生存。”费舍尔强硬地说道,这是强硬派坚持继续抗战下去的主要理由,如果大英帝国在这场战争中颜面尽失,那么它所维系的整个殖民地体系就会崩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