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就趴在路上耍赖,只好咬着牙硬跟上来了。只是一到地头就全趴下了,他们自觉已经完成任务,后面的功劳他们就不抢了。
原本贾蓉也是趴下的队伍中的一员,是贾蔷找过来,鼓励一番才把他拖出来的。京营的士兵本来看不起这群勋贵子弟,但是见贾蓉、贾蔷两个还有余力主动求任务,也不由得高看一眼,暗道勋贵中也有些出息的,便将二人一道编在队伍里,按时换班看守粮仓。
宁珊跟总督交接完,就需要统计下发的粥粮数目,又要留出明年的种粮,黑白颠倒着忙了几个日夜,终于清算清楚,之后便立刻安排给各县发下粥粮,又在几处大城门钱搭了棚子施粥,一天两次,确保粥要插筷不倒。贾珍主动请缨,说这活儿他在家也做习惯了,很知道流程,宁珊便叫了睡软的贾赦出来,跟贾珍一道负责总督府的粥棚子。贾赦软趴趴的爬起来,跟在贾珍身后晃来晃去,其实没什么大作用,但看上去倒是很卖力气的走来走去监察着,让心怀鬼胎想趁机占些小便宜的衙差们不敢妄动。倒是贾珍,确实有经验,虽然以前他也只是吩咐下去,自己并不监办,但起码还知道要怎么使唤别人做事,也知道猫腻在哪儿,防范的很是严密,顺顺利利的做了下去。
忙了小半个月,各县的灾情都得到了控制,状况开始好转,便有了余力去生事。起先是太上皇那边老臣家的子弟,背着手在各处施粥棚子溜达的时候状似无意的说出皇上私库丰厚却不愿意出银子赈灾,这些钱米还是他们各家各户捐献出来解困的。虽是他的本意是想表彰自家的功劳,博灾民一个感激,但无形中也拉了皇上的后腿,让灾民对皇上怨恨起来。后来这事儿闹得有些大了,许多灾民口口相传,均说当今不是个好皇上,比太上皇的时候差了很多。再后来,便是有心人给几个皇子、王爷拉民心,越发的闹腾大了。
陕甘总督刚忙完赈灾的事情便听手下汇报了灾民群中的议论和异动,登时头大无比,立刻就去找宁珊商量:“钦差大人,你看这事儿如今该怎生是好?”
宁珊无动于衷:“人家说的也是事实,这些米粮的确不是国库出的,而是众多富商豪族捐献的,咱们能怎么办?难道不让人家说实话了?”皇上的名声确实被抹黑了,但这是他自己作的,攥着各家建园子卖出的石梁土方收在私库里,一分都不掏给国库,不是不顾百姓死活是什么?如今被百姓们暗地里唾骂也是活该。至于太上皇的人趁机招揽民心也是枉然,都已经退位了,他顶多能再换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