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珊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提议震惊到了,没能及时解决众卿于水火,于是第一个举杯的武国公他老人家只能无限苦逼的把三字经的最后四句背了一遍,随后飞快说完大孙女儿捉刀代笔写的祝酒词,语速快的连邻桌都没怎么听清。
贾赦略不满,但不敢跟武国公黑脸,实际上,三品以上官员他都挺尊敬的——贾赦自己没多少墨水,故而对文臣比较尊敬;但鉴于本朝以武立国,武官地位较高,贾赦不能不给自家大儿子面子,因此对武将更加恭敬,本朝太上皇的“礼贤下士”是被众多史官称道并在史书上占据不小篇幅的。
于是一直到翰林院掌院学士敬完酒,贾赦才开始表达他的不满:“你们说的都是什么啊?当寡人没学过《三字经》吗?根本就没有你们说的那些内容。”受武国公的启发,后面跟进的大人们都用原文背诵蒙混过关,不过为了不过早被拆穿,大人们各显神通,有的跳着背,有的倒着背——太上皇对于任何书都不能做到“倒背如流”,所以一旦偏离正轨,对他而言就是新书了。
宁珊不得不出面打断:“是时候观赏歌舞与杂剧了,礼部安排了一出新的中和韶乐,名叫万象清宁乐章,诸位同朕一道欣赏如何?”大家急忙叫好,还没听就先狠狠夸奖了一番,贾赦又噘嘴指出语气急切,言辞直白,不够婉转,感情也不真挚,没有文艺价值,但被喝彩声遮盖了。
后殿里,勉强可以起身了的皇后璎华正带着各府前来辞旧迎新的老太太和夫人们包饺子,这算是本朝新兴的联络感情的一种方式。不过从第一年的实施情况来看颇有些为难之处,老太太们往往还有一两手隐藏技能,但年轻的夫人们几乎都不会包饺子,人人目瞪口呆的看着皇后手速如飞的在盖帘上码精致的小饺子,连恭维的话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邢夫人和凤姐儿站在诰命们的最前边,邢夫人对璎华的手艺赞不绝口,凤姐儿却浑身不自在,她可是从来都以“不让须眉”而骄傲的,女红都不大会做,自然更不通厨艺,而且她也想不通为什么出身富贵的皇后娘娘会有这等本事。更让她郁闷的是,连邢夫人都会包饺子,她站在皇后旁边打下手,帮着擀面皮、递菜码,忙的热火朝天,那场面和谐的跟亲婆媳似的,把凤姐儿衬的越发尴尬了。
迎春作为长公主,承担着款待各家小姐入宫守岁的重任,前面皇后带着各家命妇动手,她们在后面自然也不能闲着。但是小姐们的厨艺比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