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黛玉之母贾敏未出嫁前跟先大太太宁氏感情笃深。
宁珊想了想,最终也觉得傻爹有这份心就行了,真让他自己写一篇,母亲看了只怕半夜就要来找他谈人生了,于是便跳过这件事,不再提起。
一时进到殿内,只见灯烛辉煌,锦幛绣幕,后面列着些神主,却被光影晃的看不大真切。
因为是家祭,除迎春、贾琮外,连黛玉和惜春也跟着来了。小公主体弱,不敢抱她出内室,便和巧姐儿一起交给邢夫人照顾,贾赦则亲自抱着大胖孙子,片刻都不肯假手他人,美的颠儿颠儿的。
宁珊打头,分了昭穆,排班立定。因是宁家先祖,自然该是宁珊主祭,但贾赦已然入赘,并在玉牒上正式更名为宁贾赦,也因此得了一个陪祭的名儿,贾琏先献爵再献帛,贾琮捧香上供。本朝皇族人烟稀少到祭祀都凑不够人手,最后只得让裘世安带着贴身伺候的几大公公去展拜垫、守焚池。
女孩子们没有进祭祀堂的资格,俱都守在外面的正殿里膜拜宁老侯爷夫妇的遗像。老侯爷金盔金甲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后背着长弓,马上挂着箭囊,手握红缨银枪,端的是威风凛凛;老夫人也不遑多让,顶盔贯甲,腰围战裙,也是武将打扮。这幅画还是宁珊亲手所绘,乃是当日在边城时,老夫人为了鼓励他闻鸡起舞而特意命人打造了女式盔甲,欲要陪孙子一起练武。只是宁珊乃是二世为人,自然不同于一般幼童,勤劳刻苦无需督促。
一时内室里礼毕,乐止退出,樱华忙率众女孩儿迎上去。这一次轮到男人们在外,女眷在内。御膳房精心烹调了菜肴,清一色头脸整齐的小太监捧着送到慈宁宫门口,贾琮便接过来,捧给贾琏,贾琏捧给贾赦,贾赦递给宁珊,宁珊接过送到门内迎春手上,迎春端着送到樱华跟前,由樱华放在供桌上。黛玉和惜春都站在西侧,垂首肃然。
御膳房本来计划的是一百零八道大菜,但被宁珊金口玉言减为一十八道,一来给臣民作出节俭表率;二来则是因为皇族实在人手不足,一百零八道送完,只怕年都过完了。
象征性的菜饭汤点酒茶传完,宁珊入内,同樱华分领男女,拈香下拜。皇族众一起跪倒,殿内殿外伺候着的宫人也尽数匍匐在地,这回规模就弘大多了,内外廊檐,阶上阶下,两丹墀内,花团锦簇,塞的丝毫空地也无,然而人虽多,却鸦雀无闻,只听铿锵叮当,金铃玉何⑽⒁∫分,并起跪靴履飒沓之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