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进了考房了,如今过完年,也该准备春闱和殿试了。
殿试的题目宁珊早已想好了,就以秋天那场战争为引子,视察各地学子的看法,他希望能找出一个或者几个和自己有相同观念——即开放两地贸易,削弱蛮族侵犯念想——的学子,然后以此为开端,实现自己“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理想。不过春闱该怎么考,他就全权推给三师并吏部去决定了。
一般春闱都是翰林院的大学士们主管,吏部还是第一次插手科举,各个都很与有荣焉,无比卖力。考题很快就拟好呈了上来,三套试卷恭请陛下阅览,宁珊看完后略有些失望,他授意吏部出题是希望他们可以把官员审查制度进一步完善,并以此为基础,开发适当的官员选举标准,但是吏部初次接手科举,小心谨慎太过,只是生硬的模仿了过去翰林院的做法,出的题也没超出八股的范畴,更有若干颂圣之意,偶有别出心裁的也不过是以文武地位高下为题,但在宁珊看来,这除了能引发口舌之争并没有多大实际意义。
最后,春闱的试题是贾赦决定的,那晚猜灯谜夺魁以后贾赦就一直闹着让宁珊给他发奖,宁珊被闹得头昏脑涨,索性把自己没瞧中的三套试题都扔给他,让他去选一个,然后把这届学子奖励给太上皇做大天子门生——皇帝亲自监考的殿试,被取中者叫天子门生,那太上皇择题考中的自然就该是太上皇的门生了,贾赦觉得老天子很难听,上字又容易引发sao乱,故而选了一个大天子的称号,宁珊表示懒得跟他计较。
第233章 上皇巡考
春闱,又叫会试, 共九天, 分别于农历二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 总计三场, 每场三天。
前朝会试都由礼部主持,因而又称礼闱, 考试的地点也顺理成章的定在京城的礼部贡院。但是独孤皇朝的首届恩科,皇帝陛下金口玉言命吏部主持, 故而地点也相应该在了吏部的地盘上。
激动万分的太上皇在考试前一日亲自前往贡院视察, 从考棚到茅房, 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很是让人感动,吏部上到尚书侍郎,下到门卫笔吏均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着相陪。
回到宁寿宫依然兴奋难耐的贾赦绕着诺大的宫殿开始转圈,满面红潮,步履生风,原本在内室清修的贾敬忍无可忍, 挽着袖子冲出来跟他打了一架,才算把贾赦过动的热情镇压下去。
第二天一大早, 太上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