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狂躁的情绪逐渐消退, 兽群不断化整为零, 在行进的过程中分散开,进入习惯的活动区域。不再如洪水一般, 不分种群的汇聚到一起,席卷途经的每一个地区。
变异羚羊陆续进入草原和森林,变异犀兽和巨蜥也难觅身影。
只有变异牛羚群依旧庞大。
然而, 比起数月之前, 兽群的行动逐渐变得克制, 没有继续漫无目的的游荡,无差别攻击遇到的所有种群。
在旱季出生的小牛羚, 有超过半数被原生种和其他异兽捕杀, 未能活过出生后的三个月。还有一小部分在行进中掉队, 离开母亲的保护, 死在狂暴的兽群蹄下。
由于牛羚群基数庞大,哪怕活下来的幼崽不到一半, 仍有百万之巨。
随着兽群逐渐分散, 数量不断减少, 变异牛羚群开始调转方向, 沿着祖先留下的路线, 继续追逐水草,在蓝星上跋涉迁徙。
和开始一样,兽潮的结束没有任何预兆, 可以说是相当突然。
时至今日,仍有很多种群想不明白,兽潮因何出现,又是因为什么消失。更无法确定,这样大规模的异兽聚集,今后是否还会出现。
第四区内,丧尸已经离开,异兽也不再发狂。
原生种们获悉情况,离开暂时居住的地点,开始陆续折返。
在之前的袭击中,有原生种在丧尸和兽群的围攻下死亡,留下部分无主领地。这些领地十分富饶,很快成为其他原生种争夺的目标。
为争夺一片果林,长臂猿和吼猴爆发不只一场冲突。
值得庆幸的是,双方都很克制,不想结成无法化解的仇怨,在战斗中有所保留,受伤的情况无法避免,但在冲突结束后,没有出现任何死亡。
在流浪的几个月中,眼镜猴和黑猩猩结下深厚友谊。
回到领地之后,眼镜猴时常抓捕大个头的变异昆虫,到后者领地中串门。黑猩猩也不吝啬,收下眼镜猴的礼物,取出新鲜的变异植物和捕捉到的异兽,大方同对方分享。
区内少了一部分有蹄原生种。
在迁移过程中,他们发现第三区的环境很适合自己。确定区内的丧尸尽数离开,基本不会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