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三人照顾更多,平时只让他们干点轻快活计,大多数时间都让宁馨外公给人看病。
宁馨这么一说,卓玉航也觉得不成了,因为二舅不可能为了外甥女放弃照顾自己的父母。
可是他也不能一下子把三人都调到三里堡,因为三里堡只是个村子,那里的卫生室可用不了太多人,这又把卓玉航给难住了。
“让我再想想办法,总会有法子的,实在不行你就请几天假过来探亲,等结完婚再回去。”卓玉航无奈地说了最后一种办法,但是他更想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
因为卓玉航这次立功,升为副营,已经有了让家属随军的资格。
“本来以为你在卫生室干着能轻松点,没想到把你给绑住了,现在你想出门都没人能代替你。这样不行,我看要不你自己培养个小徒弟,将来当你的接班人。我可是想跟你一块儿,不想过两地分居的日子。”卓玉航跟媳妇出主意。
“就是培养徒弟,也不是一天半天能成的事。”宁馨的话让卓玉航又无奈了。
可不是么,中医博大精深,不是那么好学的。不是会被汤头歌,能读懂《本草纲目》就能当行医的。
其实,三里堡的村民能遇到宁馨给他们当大夫那是幸运。农村可没几个有宁馨这种水平的大夫,大多数是赤脚大夫,能看点感冒发烧肚子疼的小病,如果再厉害点的病症,都得去医院看。
以往宁馨不在时,村民有病大多数忍着,忍不下去才去看病。不像现在这样,村民把宁馨的医术传得神乎其神,认为她有本事,很多人跑来找她看病,甚至有点小毛病也找她。
比如小孩子哪里不舒服,宁馨都不用给孩子开药,用手按按身上(按摩)就好了;还有像老寒腿这种毛病,宁馨给开几幅膏药,再针灸就能逐渐减轻病症,直到去根……
反正,就是因为宁馨医术好,找她看病的人越来越多,才显得她更加重要。
两口子商量一阵,也没找出两全其美的办法,只能等等再说。
不过,杨秋菊不知道宁馨和她儿子能天天晚上见面。为了不露馅,能给婆婆一个交代,第二天宁馨还是骑着自行车去镇上溜了一圈。她在供销社买了点牙膏肥皂等日常用品,到邮局买了几张邮票就回去了,当做给卓玉航打过电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